办公室里,王皓也发现自己跟杨三他们处在一起的时间越长,烟瘾也是越发变得有些大起来,加上李东来自己也是个老烟枪,两个人抽起烟来,整个屋子里顿时就变得烟雾缭绕。
边上江宛如待了一会儿实在是呛得不行,只好推开椅子去了楼下,只剩下屋子里两个人在那里面面相觑。
“要我说,以后咱们总部建起来了,抽烟这个事情是得要有个明确的规定,最起码要明确下来,以后在公司里上班期间不允许抽烟。”
“你自己做得到?我看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体会过那种烟瘾犯了没烟抽的时候的痛苦。”摆了摆手李东来不是很赞同。
王皓说道,“那你想多了,抽烟这个事情,搁以前我妈是打死都不会让我抽的,就是搁现在我在家里抽烟都要先看看她在不在家。不过老这么放任不管也不是个办法,别看咱们现在就几个大男人在那里吞云吐雾的,你能保证以后公司里的女员工会少了?”
“那把办公室分开不就得了,还费这劲。”
“这不是分开不分开办公室的事情,有些事情就是要讲规矩,我们当然管不着人抽烟不抽烟,但是如果因为这个事情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那就说明这个作风和习惯是存在问题的。”
办公室里,李东来笑了笑道:“就你道理多,行了也别争论了,以后不抽了就是,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点了点头,王皓倒是真把这个事情给当做一个重要问题来处理了。
实际上早王泥湾那边他就已经注意到了抽烟这件事情带来的麻烦,现在王泥湾那边女同志有两个,杨向红跟蒋明利。
王明义跟张立伟也是老烟枪,抽起烟来整个办公室里都是昏天黑地的,有时候连他自个儿都觉得不是滋味。
……
吃完中饭,王皓也没急着马上就去市里,下午眯了一会儿,就跟李东来继续商量公司建立几个总部的事情。
关于这件事情,李东来明显有跟他不一样的意见。
“依我看,东洪集团的公司总部,最好还是放在沣水县城这边,至于原因嘛,我总结了几点,你看看对不对。”
“第一点,交通。王泥湾那边虽然现在公路修通了,但是从县城通往东洪那边的这一段路,路况确实不好,至少就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县里有重新翻修这条路的打算。”
“第二点,住宿问题。县里的住宿条件,怎么说都要比王泥湾那边好一些,再说了,你说民风淳朴吧,但是那里毕竟是农村,这么大一个公司放在那里,你敢说其他人就一定乐意?”
“第三点,咱们说白了,还是要跟政府这边保持一定的联系,你把总部都挪到农村去了,县政府这边怎么想?”
屋子里,王皓几乎是一脸黑线的听完李东来摆道理,心里老早就开始骂娘了。
合着王泥湾就一无是处呗!
虽然知道李东来说的是实情,但是王皓心里还是有点不爽,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选址在王泥湾那边。
“你不同意?”李东来当然察觉到他脸上的表情有点不对劲。
老实说,关于王皓想把集团公司的总部选址在王泥湾这件事情,他其实是有些嗤之以鼻的。
不过李东来也了解王皓的性格,知道这家伙一旦做了决定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除了提意见,他并没有什么一定要扭转这个想法的意思。
果然,一听这话,王皓顿时连脸都黑了。
“当然不同意!我能同意么,放沣水县城跟放在王泥湾有多大区别,如果是考虑这几个因素的话,索性放到市里去更好。”
“再说了,你敢肯定五年后王泥湾还是现在的王泥湾?”
深圳还能从一个渔村变成国际化大都市呢!就不兴王泥湾变成华西村?
再说了,我特么花这么大力气搞蔬菜大棚,经营优鱼库跟每日生鲜,图啥?
要说带动致富,那肯定不是首要目的,赚钱肯定是出发点,但是如果能把王泥湾变成一个新时代致富的标杆,王皓觉得这完全符合自己的设想。
谁特么还没有一点梦想不是。
一时间,两人反倒还僵住了。
“要不这样,东洪集团选址就选在王泥湾好了,但是优鱼库跟每日生鲜的总部必须选在县城里。”
“道理你比我清楚,如果几家公司的总部都一口气挪到王泥湾去,县里这边肯定不好去协调,徐克平可是老早就盯着这个事情,就总部选址这事,他跟我说了不下三回了。”
其实关于东洪集团选址的问题,李东来确实没说错,沣水县城的确十分关注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不仅仅是关注这么简单。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东洪集团很有可能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之内就会发展成为整个沣水县第一家规模过亿的民营企业。
这么大一家企业的总部如果最终不能够落户到沣水县城的话,对于县城本身来说损失将会是很巨大的。
一方面,这么大一家企业的总部落户在沣水县城,带来的品牌和知名度的效应肯定是无比巨大的。
另一方面,仅仅只是税收这一块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更别提带来的附属效果了。
事实上王皓也知道县里的意思,只不过他现在是一门心思就想把东洪集团放在王泥湾。
至于东洪乡,压根就考虑都没考虑过,如果当初林和平提议的话,他还有可能会想一想,至于现在,压根就是不存在的事情。
其实王皓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局限性,除了李东来说的那几点因素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交通,修路就是了!将来的东洪集团不差这点钱。
住宿什么的更是扯淡,一家规模过亿的企业,如果连员工的住宿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不是闹笑话么。
现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王泥湾的客观条件受限,另一方面就是人口的问题。
客观条件还好说,按照王皓的估计,最多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整个王泥湾肯定就会发生一次剧变。
目前这个问题他还没提出来,但是脑子里基本上已经有了现成的框架,一旦蔬菜大棚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一千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