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第一次来王泥湾,所以林落心里的好奇其实是跟其他的什么东西无关的,而真正对王泥湾的了解,基本上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那些东西,脑子里其实并没有一个十分直观的印象。
但是,道听途说的东西再多,也总是比不上亲眼所见来的震撼。
实际上,但凡是第一次来王泥湾,尤其是第一次看到眼前成片成片的蔬菜大棚时,几乎就没有人不被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惊的,包括当初来搞调研的林和平也无法免俗。
不等走在他前面,听到自己的话转过身来的王皓开口,林落或许是觉得自己此时未免有些大惊小怪了一点,于是嘴里又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不是说你们王泥湾马上都要有上百亩大棚了吗,就这些应该还不到一百亩地吧?”
转过身,王皓看着脸上略带着一丝惊讶的林落,心里不由得有些暗自发笑,如果是旁人,他自然会顺着林落的话接着说下去,但是林落的性格他差不多也摸透了。
通俗地讲,虽然因为出身的原因,林落身上已然有了那种同龄人根本就不具备的成熟,但是毕竟还是一个没有真正下过基层,更没有体会过人间疾苦的小姑娘。
所以对于林落后面那句近乎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自我辩解,他毫不客气地就来了一句:“没有一百亩那么夸张,现在加上刚刚才盖起来的那些,拢共也就六十多亩地吧,算不上很多。”
一句话,惹得林落顿时就脸色一红,而等她白了自己一眼,王皓也是见好就收,立马解释道:“要说一百亩地也不为过,不过剩下来的那些,按照目前的打算,估计要分到其他的各个村里。”
“贫嘴吧你就,据我所知,咱们这个南方省,可就属你这里盖的大棚最多了,九城那边虽然马上也要启动蔬菜大棚的项目,但是第一期的工程,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亩地。”作为春城副市长家的独生女,林落知道这些事情也不足以为奇。
……
工棚里,杨三跟王明义趁着休息的空档,钻进屋子里喝了口水,刚要抬脚出门,立马就看到王皓带着林落推开门进来。
“王老板,你这大晚上的跑回来,活儿都快干完了!”
“这位是……”
杨三口无遮拦惯了,看到王皓慢悠悠地进了工棚,嘴里忍不住说了一句,正要接着继续吹牛皮的时候,眼神突然就落到了紧跟着王皓进门的林落身上,到了嘴边的话一下子就卡在那里。
然而,等王皓把林落介绍了一遍,他立马又忍不住了,跟王明义一唱一和地,好好地冷嘲热讽了一番,惹的林落一直在那里捂着嘴巴笑。
“行了行了,今天没早点赶回来,都是我的问题,不过三子,我可是告诉你,要是明天分红的事情你今晚准备不好,那你就别睡觉了。”
“就等着你这句话呢,分红的事情好说,无非就是跟上次一样,把人叫起来发钱就是了,关键是账本我还没瞅见影儿啊!”
被他一句话呛得说不出话来,王皓也只好摆了摆手,说账本杨冬云那边答应明天一早就派人送回来,关键是钱要先拿到手。
然而,王皓一句话刚说完,边上王明义就慢条斯理地神补刀道:“下午我跟你爸已经去信用社那边把钱取回来了,一共10万整,都搁柜子里锁着呢。”
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钥匙,从工棚里侧的办公室里打开柜子,然后拎着一个半大的布袋子撂到了桌子上。
王皓一看,顿时就麻了!
好家伙!合着老子从早跑到晚,这些混蛋一早就想着分红呢,居然连钱都取出来准备好了!
关键是,刚刚回去的时候,他老子王建国也没吭声啊!
“虽然账本还没核对,不过我跟三子已经合计过了,扣掉上次已经分掉的那一部分,剩下来的这些再扣掉成本和每日生鲜那边拿的,大棚这边最多还有10万不到的数字。”
不到10万!但是距离10万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按照18户的数字来进行平均分配,第二批分红,各家能落到手里的,估计也就是5000出头的样子。
王皓心里暗暗想到。
身侧,看着桌子上的布袋,以及听着眼前几人嘴里的话,要说林落没有一点吃惊,显然是不可能。
毕竟在99年,能随随便便就拿出将近10万块钱出来分红的,那绝对是凤毛麟角,实际上,对于王泥湾的蔬菜大棚项目分红的事情,她也耳有所闻。
之前李东来约着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就不止一次拿这个事情开过玩笑,说用蛇皮袋子装钱分红的事情,估计也就王老板干得出来。
当初对于这个玩笑,林落心里也是觉得有点夸张,但是此时看着桌子上的钱,她却有些笑不出来,而是在暗暗想到,王皓能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
毕竟,钱这个东西,她比谁都清楚多么具有诱惑力,而能做出当众分红的举动,又有几个人能忍得住这样的诱惑力。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王皓立即带着林落再一次回到工棚这边,而两人对于昨天晚上的事情都没有主动提起来,实际上,昨天晚上把林落安排在自家客房里过夜,王皓也是有些小心翼翼的,只是他也没想到林落似乎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
“前边就是王泥湾河,这条河几乎贯穿了咱们整个沣水县,老话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都说我们这里水产丰富并不是句假话。”
“不过有利有弊,前些年,咱们这里几乎每年都会有洪涝灾害,去年的大洪水你应该也知道,当初水位最深的时候,一直淹到了上边那块地。”
河边上,王皓指着不远处一条明显还残留着水淹痕迹的田埂说道,实际上,对于去年的那场洪水,不仅仅是整个王泥湾,对于很多人都算得上是记忆犹新。
点了点头,林落自然也知道这个事情的始末,可以说去年那场洪水,整个春城市基本上都在围着这个事情在转,作为副市长的林再荣,更是连着几十个昼夜都没有回过家门,一直都在市政府或者抗洪前线上兜兜转转。
毕竟在这种人力不可抗的天灾面前,不管你是身居高位,或者是平凡大众,都很难以独善其身,真正能做的,就是拧成一股绳去度过难关,只不过98年的国情摆在那里。
“那你是怎么想到要搞蔬菜大棚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咱们南方省在这一块,应该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吧?”
实际上,不仅仅林落有些好奇,其实包括林再荣在内的很多市领导都在诧异,为什么资源条件并不占优势,而且完全没有根基的王泥湾会率先搞起蔬菜大棚的项目。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一方面,咱们这里田地并不多,如果仅仅是靠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想致富那就是一个笑话,唯一的办法就是搞经济作物。但是如果是种果树或者其他的什么类型,我们这里也没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另一方面,优鱼库的发展多少还是给了我一些启发的,反季节蔬菜在北方其实一直都有发展的,之前我让人去了一趟江州那边,这才确定我们这边也可以搞这个项目。”
“至于结果嘛,你也看到了,效果还不错,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今年我们这边的蔬菜大棚种植面积,突破200亩地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想了想,王皓有些唏嘘道。
种蔬菜大棚,自然不是他一时间的心血来潮,说白了还是每日生鲜的概念让他萌生了这个想法。
“那九城那边也要搞蔬菜大棚,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到时候会跟你们抢占市场?”
“担心啊!怎么不担心,但是那又怎么样?”站在堤坝上,王皓闻言笑着说道,一下子就把林落给弄得僵在那里。
“我也不瞒着你,林姐,蔬菜大棚这个东西,技术门槛本来就不高,谁想搞都可以,但是关键不在于你种植多少面积,产多少菜,而是在于你要朝哪个方向去发展。”
“这么说吧,九城之所以启动这个项目,主要瞄准的是庞大的蔬菜市场,但是我们搞蔬菜大棚,绝对不只是为了应对这个需求。”
搞品牌化战略,这是在每日生鲜正式建立之前,王皓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蔬菜市场需求,他完全可以抛开每日生鲜做源头供应商就行了。
但是上辈子见识过菜农因为没有销路,最后不得不以亏本的价格出售蔬菜,甚至宁愿让蔬菜烂在地里的情形,王皓怎么可能还会踏上这条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