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 / 2)

跟着王明义,王皓跟王建国赶到河滩大棚那边的时候,乡长林和平正在大棚里弯腰盯着面前的一株半人多高的西红柿秧苗在那里打量,脸上的表情也看不出来到底是高兴还是什么意思。

边上,跟着林和平一起过来的还有乡里的几个干部,除此之外,18亩大棚当家的人大多数也都在,不过为了减少人流量,张立伟并没有让众人都挤进大棚里。

看到王皓过来,张立伟立即招呼他上前,王皓凑上去叫了声林乡长,林和平闻言这才站直了身子,过了好一会儿才盯着他开口说道:“王皓啊,我看这个蔬菜大棚的事情,肯定没问题。”

“你看这个长势,怕是再有个把月的功夫,这上面到时候再看的话,应该就结满了果子吧?”

一听这话,王皓眼前顿时一亮,心里琢磨着林和平肯定不是无的放矢,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昨儿晚上自己说的那个事情,十有八九是有着落了,想到这里,悬在心口的一块石头终于算是落了地。

“林叔,应该用不了一个月,再有个十天半个月,就该挂果了。”

大棚里,听到王皓没叫自己乡长,而是叫了声林叔,林和平脸上顿时乐呵起来,抬手拍了拍王皓的肩膀。

实际上,王皓也好,边上的张立伟跟乡里的几个干部也好,其实都没猜到林和平此时的想法,更不知道此时的林和平,其实心底早就已经彻底被眼前看到的情形给镇住了。

尽管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狂喜的表情,但是林和平自己很清楚,这一趟王泥湾,他算是来对了。

尽管自从知道王泥湾在种蔬菜大棚之后,林和平其实也来过不止一次了,但是之前的几次,都没有这一次来看到的景象令他高兴,因为大棚里的情况他刚才已经见过了。

在王皓来之前,张立伟已经带着林和平看了好几个大棚的情况,但是不管哪一口大棚,里面的景象都让林和平心里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东洪乡脱贫致富的希望,指不定真的要落在王皓身上了。

工棚里,众人坐下来,王皓立马拿起开水瓶给林和平面前带的杯子里续上了热水,而知工棚外面,得知乡长过来了,闻讯而来的众人都挤成了一团。

见状,林和平立即招呼让他们都进来,等到二三十个人都挤进棚子里,原本就不大的工棚里,顿时就连塞脚的地方都没有。

而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林和平脑子里不知怎地,突然就想到了历史书上当初北边搞大包干时候的情形,心里想着,当初可不就是眼前这幅样子么。

一时间,似乎有些激动的林和平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说道:“大棚里的情况我刚才也看了,大有可为啊!”

“王明义同志,今年咱们王泥湾,恐怕是个丰收年没跑了,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当初跟着王皓一起搞蔬菜大棚,没跟错人吧?”

而听到林和平嘴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别说王明义有点愣神,就连在林和平边上坐着的王皓,脑子里也有点出神。

啥情况?林大乡长大冷天的,这是专门跑过来给自己送好人卡来了?不至于啊!这话怎么听着都好像有点不对劲。

但是不管怎么样,既然林和平的话都说出来了,王皓也觉着自己怎么得也得谦虚一点。

然而,他正要开口说话,林和平又继续说道:“大家伙今天都在这里,我也表个态,上次我说乡里全力支持你们搞大棚蔬菜的事情,现在还作数。”

“不仅仅是这样,而且,乡里今天上午开会已经决定了,打算近期就向县里打报告,专门申请一笔款子,用来支持你们搞蔬菜大棚。”

“具体的章程目前还不好跟你们讲,但是这笔钱肯定能要下来,到时候王皓你牵头,自己先拟个东西出来,钱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谁来负责,都写清楚。”

“另外,我看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很好,谁说冬天就种不出黄瓜来了,我看咱们王泥湾就种出来了。”

“既然这样,好东西也不要藏着掖着,王皓啊,你也要胆子大一点,这菜种出来就是给人吃的,村里有不少人还不敢相信吧?我看你可以领着村里的乡亲们过来看看,让他们也瞅瞅咱们大棚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工棚里,王皓原本其实有些没弄明白林和平到底是在干什么,毕竟突然就放了这么大一个卫星,居然连八字都没一撇的专款都透出了风声。

直到听到最后这一句,脑子里突然就亮堂了起来,只觉得林和平的这句话,就像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似地,原本还有些困惑的地方,顿时就像是风吹云散一样豁然开朗了。

要知道,自打蔬菜大棚盖好之后,当初为了安全起见,王皓就吩咐过张立伟跟王明义他们,一定要把蔬菜大棚给看好了,除了十八亩地的当家的,谁进去都不行。

不仅仅如此,就连口风众人都守得很紧,除了有几个人嘴碎提过那么一两句,关于大棚的事情,众人基本上都没有跟外人透露过。

也就是说,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相关的人以外,王泥湾河滩上,这十八亩地的大棚里面,究竟种了什么东西,长的怎么样,其实外人是都不大清楚的,这也是刚才林和平说好东西不要藏着掖着的原因。

但是,林和平刚才的那一番说辞,却一下子就让王皓醒悟过来了。

可不是嘛!逐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而且老话说得好,不见兔子不撒鹰,连大棚里到底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外面自然免不了会有闲言碎语传出去。

不往远的地方说,就连王泥湾,至今都有不少人在私底下觉得大冬天的想种出黄瓜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他们看到大棚里现在的情形呢?脑子里还会不会有那种想法,王皓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恐怕不少人会惊掉下巴。

而且,一旦觉得这个事情能办成,那自己想马上就上马第二批大棚的想法,指不定就不是个难事。

反而他要担心的,不是有没有人愿意干,而是应该担心,自己有没有本钱搞更多的大棚了。

想到这里,王皓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喜色,而看到王皓脸上的表情,一侧的林和平心底不禁暗自点了点头。

果然,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自己这一番话虽然说得有些云里雾里,但是王皓还是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于是,不等王皓开口,林和平再次说道:“大棚的事情,管理很重要,我看你们现在的管理还是松懈了一点。”

“我倒是有个建议,你们王泥湾是不是应该搞一个培训班,把管理方面的事情多讲讲,要是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搞一些章程出来。”

“林叔,这事儿我们一直在搞,但是也有难处,现在村里就张立伟一个技术人员,人手还是少了一点。”

“如果乡里能出面帮我们请两个技术人员过来,那就更好了,您放心,技术人员的工资我们自己出,不要乡里花钱。”

一听王皓打蛇上棍,立马就给自己出难题,林和平顿时就笑了笑,不过今天早上乡里开会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人提出来了这个问题,所以林和平也没什么意外。

点了点头就直接说道:“这个问题不大,乡里会尽快去联系人。”

其实林和平的话说到这里,工棚里的众人就是脑子再笨,也听出来意思了,无非就是乡里很支持王泥湾搞蔬菜大棚的事情。

毕竟,这又是申请款子,又是帮着请人的,这要是搁以前,怎么可能?

别说可能不可能了,就是连想都不敢想啊。

工棚里,一听林和平竟然这么痛快,直接就答应了自己的提议,王皓顿时恨不得大笑起来。

只要有人,那一切都好办,虽然现在王泥湾有张立伟在,但是张立伟一个人还是太过于单薄了一点,如果乡里真的能请到人的话,说不准就不是现在眼前的这幅情形了。

90年代可不比十年后,蔬菜大棚多少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虽说北方很多地方已经连规模都做得相当大了,尤其是号称蔬菜之乡的寿光那一带,这会儿怕不是早就已经成千上万亩地干起来了。但是在南方,这门生意还没那么有影响力。

当初江州那边,之所以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能把蔬菜大棚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虽说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但是技术也是关键的一环。

毕竟江州可是有一所农业大学的,别的不敢说,在技术力量这一块,绝对是占了很大的优势。

而王泥湾这边,除了有人有地,技术力量还是一片空白,王皓虽然有超前的眼光,但是毕竟就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做到面面俱到。

“林叔,你放心,只要有专家愿意来,蔬菜大棚的事情,咱们肯定卖力去干,我不敢打包票说干多大,但是明年您再过来看的时候,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少说,咱们王泥湾到了明年年底,最少这个数,100亩地的大棚,少一亩地我都不干。”ъìQυGΕtV.℃ǒΜ

工棚里,王皓拍胸脯说道,林和平顿时就乐了。

100亩地的大棚!1年时间!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

很快,在工棚里待了并不长的时间,林和平就回了乡里,而等林和平一走,王皓立马就招呼十八亩大棚各自当家的开起了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