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三手里顺利借到钱,王皓胸口悬起来的一块巨石也总算是落了下来,整个人也狠狠地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两天,王永平等人果然起早摸黑地带人下网拉鱼,连口气都不带喘的。
作为旁观者,王皓看着也不说话,毕竟这就是人性,谁也改变不了。
既然说好了给他们两天的时间,那就一天不差,在王皓看来,哪怕是他们掘地三尺,把鱼塘里沉塘的边角料全部都拉上来,那都是他们的本事。ъìQυGΕtV.℃ǒΜ
而且自己说好的那500块钱,也一分不少地会给他们。
不过,两天的时间,在没办法抽干水的情况下,王永平他们想把鱼塘翻个底朝天也不大可能。
但是拉上来的鱼获也确实不少。
连着两天,村里时不时就会响起一阵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随着声音响起来,一车车大部分都是两三斤重的青草鲤鱼被源源不断地拉到县里的水产批发市场。
王永平手里的那五口鱼塘,最后总计拉上来将近12000斤的鱼获,按照市场批发价,足足收回了将近2万6的本钱。
其他几口鱼塘,基本上也都在2000斤上下,回本基本上是够了。
于是,等到28号这天。
众人再次聚集到祖屋里,等按下手印把鱼塘叫到王建国父子名下,众人也算是皆大欢喜。
王建国也趁机提出来跟他们收购二手塑料网的事情。
王永平这两天功夫,足足叫了十几号人下水拉网,将近1万2千多斤鱼上岸,成本基本上回来了不说,还从王建国手里赚了2500的鱼苗钱。
一听这话倒也干脆,收了100块钱意思一下,就把手里的十几条塑料网半卖半送了。
其余人见状,也只好纷纷折价把塑料网折价转手。
最后原本王皓打算的1000块钱的花费,竟然花了200块钱就搞定,这多少让他有点意外。
王家老宅。
站在客厅的门槛上,看着猪圈后面堆得将近有数米高的塑料网,王皓心里算是真正大定了。
鱼塘到手,现在就等着洪峰过境,然后退洪了。
而此时,杨爱兰似乎仍然没有回来的意思,王皓也懒得去管自个儿那个脾气比牛还犟的老娘。
而是每天抱着电视机收看新闻频道,桌子上的草稿纸上,更是写满了不同日期的各种洪峰数据。
随着7月份的到来,这场号称百年难得一遇的洪水,也越发地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
在整个长江大堤上,无数官兵奋勇向前,在抗洪救灾的一线上演着一幕幕令无数人都动人的英雄画面。
而此时,随着洪峰一次又一次地袭来,在8月初的时候。
作为长江中下游的泄洪区之一,随着大堤部分堤坝终于出现了最为麻烦的决堤情况之后。
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王泥湾的大片滩涂、农田全都变成了汪洋大泽,12口鱼塘的塘坝几乎是瞬间就被淹没。
而在地理位置稍低的洼地,十几户民宅也全部被水淹没了屋顶。
时间很快就进入八月中旬。
这天一早。
王建国跟王皓父子俩早早地吃完饭,然后打着伞在赫然已经完全被淹没的王泥湾河岸上遛了一遍。
不远处,整个王泥湾的湖口已经全部被浸泡在水里。
隐约之间还能看到不时跳出水面的鱼儿。
从五月份开始,连阴雨已经下了足足三个多月,最近几天才渐渐变小。
与此同时,
随着大堤被洪水冲开的豁口顺利合拢,泛滥的江水不再从豁口中灌入王泥湾这条河。
但是因为前期的洪水实在是太大,截止到目前为止,洪水仍然没有往下退的趋势。
而时间,眼看着就要到8月底。
按照记忆里的信息,这次百年难得一遇的洪灾,真正结束正好就是在8月底。
“我看这水一时半会想退下去还是很难!”
“我听你爷爷说,54年那场洪水都没现在的水大。”
“天意弄人啊,也不知道淹死了多少人。”
盯着眼前已经变成一片汪洋的王泥湾,王建国忍不住感慨。
他是真正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片故土的,但是这么大的水势,这辈子还是头一次看到,更别说儿子王皓。
不过,此时盯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王皓心底却有些纳闷。
现在已经进入八月中旬了,按照前世的记忆,洪水是8月底开始退的,按理说水位不可能仍然保持在这么高的位置。
毕竟这水底下淹掉的,除了房子很田地,还有足足十二块鱼塘。
一旦洪水水位下降,他就得动手下水打桩下网了。
要知道,溯游而上是鱼类天生的习性,一开始洪水倒灌进入王泥湾的时候,鱼群基本上都会跟着洪水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