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招安2(1 / 2)

“启禀官家,这招安特使一职,必须得是一位口才出众,见识渊博之人。”

“否则,也不可能说服那些流民草寇们,大举来降。”

“所以微臣,举荐孔有道孔大人,作为此次前去清风山的招安特使。”

“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高俅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顿时便忍不住了。

随即便扑哧扑哧,接连笑出声来。

这些官员们,已经与那孔有道,同朝为官数十年了。

所以对于孔有道的脾气秉性,那也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就以那老头的倔脾气,以及那咬住死理就不松口的顽固劲头。

如果让他当特使,去招安清风山上的那伙强人的话。

没准去的当天,他就会被那些草寇强人抓住砍死。

说不定连他的骨头渣子,都能被那些草寇强人们砸碎。

所以高俅此举,完全就是想借那些草寇强人的手,弄死孔有道。

而那孔有道也不是傻子,当他听完此言之后,既没争辩也没发怒。

只是把头扭向了一旁,根本不去接他的话。

这不禁就让高俅的心里,很是不爽。

而坐在龙椅之上的赵佶,在听闻这番话的时候,其实心中也觉得高俅的这条建议不错。

毕竟他也对那个孔老头,没什么好感。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孔有道,毕竟还顶着帝师这个身份呢。

此时,若他真同意了高俅的建议,让那个孔老头,作为此次清风山的招安特使的话。

一旦那个孔老头在清风山上出了事,那么天下的文人志士们,又会怎样看待他这个官家呢?

一定会把他当作,忘恩负义的典型。

所以,当赵佶思虑再三之后,便只能十分委婉的,拒绝了高俅的这个建议。

“高爱卿呀,虽然孔老爱卿言辞犀利,能言善辩。”

“但毕竟年事已高,着实不益受那劳累。”

“所以,这出使清风山的事儿,还是别让他去了。”

这会儿的高俅,眼见着赵佶都这么说了,他也就不再继续坚持了,只能一脸无奈的闭上了嘴。

最后,在蔡京的建议下,赵佶就让御前太尉陈宗善,担任了此次前往清风山的招安特使。

并于次日一早,就带领上百人的招安队伍,前往清风山。

至此,这场朝会,才算彻底的落下了帷幕。

当高俅带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准备跟随着群臣,离开金銮殿的时候。

赵佶的贴身小跟班儿盛公公,便将他叫了过去。

这不免就把高俅弄的,心中既担心又忐忑。

因为他着实猜不出,那个赵佶此时叫他过去,到底有什么事儿。

而当高俅见到赵佶之后,赵佶的一番话语,更让高俅无比的无奈。

但见他,先是提到了高俅,‘赠与’水泊梁山的一百万两银子。

随后又提及了,自己新修建而成的花园当中,尚缺少几种石料。

但却因为银两短缺的问题,迟迟无法完工。

同时他还提及了,江浙两地,最近频遭旱灾。

而府库当中,又短缺银两等诸多问题。

高俅在听闻了上述的种种之后,又怎能不明白坐在他面前的赵佶,想说什么呢。

虽然他手中,仍有不少银两。

可那些银两,都是他近些年来,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从四面八方搂来的。ъìQυGΕtV.℃ǒΜ

他又怎么愿意将那些银两,拱手送于他人呢?

可此时赵佶这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他若不拿出一些银两来意思意思,似乎也不是那回事儿。

于是高俅便在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很是不情愿的张开了自己的嘴。

说拿出五万两银子,略尽绵薄之力。

可那赵佶听闻这话之后,顿时就不干了。

双眼一瞪之后,便说了一番令高俅既无奈又后怕的话来。

直至高俅被吓得面如土色之后,他才终于下定决心,答应赵佶,要拿出四十万两来救济灾民。

赵佶对于高俅的此番表态,心中自然是开心无比了。

可当他从高俅那里,收到四十万两之后,又是否真的会用于赈灾。

这,就全看他的心情了。

十数天之后。

陈宗善所带领的这支招安队伍,终于来到了清风山上。

而宋江、吴用等人,对于陈宗善一行人等的到来,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