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晁盖刚刚带上山来的,三千六百五十名兵士。
除此之外,还包括关胜、宣赞、郝思文、程万里以及董平等人。
这总数达到五千余名的学员队伍,不可谓不庞大了。
随后武植又与朱武商定,把梁山军校每期学员的学习总课时,暂定为一年。
而每期学员的招收数量,也暂定为五千人。
学员在军校之内,一天上课的总课时为,四个时辰。
至于那些学员,每天上课时的课程表,则暂时设定为:
一个时辰的思想政治、一个时辰的步兵作战课程、一个时辰的马军拼杀课程,以及一个时辰的野外生存训练课程。
当然这些,也仅仅只是针对作战人员的课程安排而已。
除此之外,梁山当中最后建立的女子勤务军,也要进入梁山军校之内,参与学习。
而她们所学习的内容,则按照不同的职务选择,共分为:
救援、通信与炊事等特殊技能的学习。
武植再将梁山军校的事物,谋划完毕之后。
便开始着手,建立梁山军校的分校区了。
虽然此时的梁山军校,已然在梁山众位头领的支持之下,创办的越来越好了。
但毕竟一次所能接纳学员的数量,着实太少了一些。wap.bΙQμGètν.còM
因为按照武植的估计,待到明年大宋与大金国结盟之后,便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全面爆发对大辽国的征伐之战。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金宋联军推进得是否顺利,那么对于大宋朝而言,都不见得会是什么好事。
若大宋朝与大金国结盟之后,在这一战当中打的极为不顺呢。
那么谁又能说得准,大辽国不会顺势给大宋朝,来一个绕后策略。
进而集中一部分优势兵力,直取东京城呢?
如果这样一来的话,那么兵员相对空虚的大宋朝,又能支撑多久?
反之,若金宋联军在攻伐大辽国之时,战况异常顺利呢?
那么对于大宋朝而言,也未必就是好事儿。
因为历史的一幕幕,就血淋林的摆在了武植的面前。
当金宋联盟破了大辽国之后,大金国便会在稍作休整以后,转头就会给昔日的盟友大宋朝,迎头一击。
就以现在的宋军实力来说,莫说与大金国相抗了,即便是全力退守,也断然没有保住国土的可能。
到时候,大宋朝距离国破家亡,便仅剩一步之遥了。
若到了那时候,武植拿不出一支钢铁雄狮般的队伍,那么等待大宋朝的,等待他的,又会是怎样的下场?
正因武植想到了此处,他才会着急谋划着在水泊梁山之上,再建梁山分校。
虽然对于此时的水泊梁山而言,无论是人力还是原料,亦或者是银两,都不怎么缺了。
但唯独让武植头疼的便是,那教员的问题。
毕竟水泊梁山上的人才数量,对于当下的水泊梁山来说,依旧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若不从大宋朝境内,尽快挖掘出更多的人才。
那武植的梁山分校,若想开起来的话,也只能是一场空谈罢了。
可即便如此,武植先将那梁山分校建造出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施工人员方面的选择问题,武植直接从梁山劳改苦力军当中抽调就行了。
反正被武植编入梁山劳改苦力军的那些人,几乎都是十恶不赦之徒。
即便是当场累死一二十个,武植都不带心疼的。
至于原料方面的生产呢。
其实在此之前,朱武便已经带领手下的后勤辅助军,近一万六千人,生产出来许多水泥原料了。
所以此时,只要武植一声令下,那些水泥原料便会被后勤辅助军们,源源不断地送到梁山分校校址附近。
只待那些梁山劳改苦力军到位之后,便可以破土动工了。
至于那梁山分校的选址问题,武植则将位于梁山军校之后百余米的地方,圈了出来,作为梁山分校的校址。
至此,梁山分校的建设初期工作,便算彻底完成了。
若不出太大意外的话,今年冬季,那梁山分校就会彻底完工。
……
东京城内。
李师师的绣楼当中。
三千柔顺青丝,垂于脑后。
被一袭淡粉色长裙,遮掩柔嫩娇躯的李师师。
此时,正心不在焉的坐在一张方凳之上,双手的纤纤玉指,缓缓拨动着小几上的古琴。
脸上的表情。
时而怅然,时而无奈,时而浅怒隐隐。
就连她身后传来的细碎脚步声,李师师都没有丝毫察觉。
原本那个古灵惊怪的俏丫头冬雪,还想走到李师师的身后,捉弄她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