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伏击计划(1 / 2)

明天一早,只要金辽两国的兵士,胆敢踏过雁门关半步。

他鲁达,便会带领本部兵马,上前与之厮杀。

不将来犯之敌,尽数斩于城下,他便绝不回来见武植。

而杨志的战术思维,就要比鲁智深心中所想,复杂很多了。

以他的意思,就是他和鲁智深二人,分别率领一个旅的兵马,埋伏于雁门关前后。

等到金国或者辽国的兵士,冲破雁门关之后。

先由埋伏在雁门关内的兵士,手持诸葛连弩,对其进行不间断射击。

直至将手中,所有的弩箭射完为止。

若那伙金辽兵士下令撤退的话,那么则由埋伏在雁门关外的数千兵士,对那些来犯之敌发动攻击。

在前后夹击之下,对方兵马,必定会乱了阵脚。

到时候,再由鲁智深杨志等人,率领所有兵士,将弩箭全部发射完毕之后,便与那伙金辽兵士展开决战。

那伙金辽兵士,被连环弩猛烈射击之后,锐气必然顿挫。

所以,在面对鲁智深和杨志,所带数千兵士的时候,必然会溃不成军。

他们二人领军打仗的方式,其实也跟这两位好汉,平时的行事风格相关。

那鲁达鲁智深,平时的为人,就极为的豪爽仗义。

且性格,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

虽然也有其细心的一面,但他在军中任职的时候,其定位,也仅仅只是一位将领而已。

若要让他带兵冲锋,行那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事儿,他则当仁不让是第一人选。

但若让他,从全局的方向,来分析当前的敌我态势,以及为己方大军,制定详尽的进军方略之时。

可能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就稍显不足了。

反观那个青面兽杨志,由于祖上数代都是军官出身。

所以对于排兵布阵,用兵谋划一道,还是颇有心得的。

所以,他在听闻那些老者,说出的那条信息之后,便制定出了这么个作战方法。

这也符合武植心中,对于他的预期。

但此时,武植若想也不想,便直接采纳了杨志的这个提议,难免就会打击到鲁智深的积极性。

所以武植,便很婉转的说了一句。

“虽然,咱们从城内的那些老者口中,得知了金辽两国兵士,或许会在明天天明之前,路过雁门关。”

“可是却不知道,金辽两国兵士的人员配备如何?”

“若是他们此行所来的兵马,只有区区数百而已。”

“那么采用鲁达的这条建议,也未尝不可。”

“因为凭借咱们的人数优势,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的刻苦训练,外带那数千只诸葛连弩的加持。”

“咱们肯定会在一个冲锋之下,便将那数百金辽兵士,迅速歼灭。”

“可现在问题是,咱们并不知晓明天早上,所来的金辽兵士数目是多少?”

“既然如此,咱们大军若采取鲁达兄弟的那条建议,未免就有些轻率了。”

“这样吧,我就在杨志兄弟的那条计谋上,修改一下。”

“杨志兄弟,你那条计策的其余细节不动,仅仅只在出击时间上,略作修改。”

“那就是,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咱们就派出去二三十位斥候探子,往雁门关外的方向探查消息。”

“探探金辽两国,此行到底会来多少人。”

“待到探子探明情况之后,便利用游隼传书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回来。”wap.bΙQμGètν.còM

“游隼的飞行速度,远胜那些马匹。”

“等到咱们收到信息,再做具体的布置也不迟。”

“毕竟两军交战可不是儿戏,咱们作为数千大军的统帅,不仅要打胜仗,同时也要在打胜仗的基础上,尽量让咱们手下的每一个兄弟,都活着。”

“只有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果,才是每位军事统帅,必备的军事素养。”

“你们二人觉得呢?”

鲁智深杨志二人,这会儿也觉得武植的这番话,十分有道理。

于是,便纷纷默认了这条计策。

当日夜里。

杨志从本部兵士当中,抽调出了五百人。

用作他们大军的警戒防卫工作。

毕竟这里的环境,比不得水泊梁山。

一切,都需要小心为上。

若是考虑不周到的话,有可能转瞬之间,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武植匆匆吃过晚饭之后,便倒在营帐当中准备休息了。

可他的脑海当中,仍旧在想着今天所发生的事儿。

想着雁门关内外的地形,思索着哪里,才能作为最佳的伏击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