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隔墙有耳(1 / 2)

皇帝眯了眯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那个姬馆控制起来了吗?”

“那是自然,儿臣已经查封了,就等着父皇处置。”

“蠢货——”皇帝叱骂了一声,太子不着所以的看着。

皇帝抿唇,“赶紧把人撤了,就说是搞错了事情,别说什么理由,尤其不准提起这件事情。”

“父皇……”

“你就知道你是太子,怎么就不知道动动脑子?就凭这一封信,想断定老四通敌叛国之罪,不是太过片面了吗?朕要亲耳听到才算数。”

太子面色复杂,还是躬身行礼,“是,儿臣这就把人撤出来。”

“等到老四下次再去的时候,记得通知朕,这件事情,非得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是,父皇。”

“还有,在这之前,不准把消息散布出去,以免打草惊蛇。”

太子目光一闪,“是,儿臣一定会安排好一切的。”

皇帝咳了咳,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是,父皇,儿臣告退了。”

皇帝目光阴沉的看着桌面上的信件,目光里闪烁不定,阴狠里带着一丝的仁慈,神情捉摸不定。

姬馆里,众人都慌张无措,老板娘一人淡定的坐在那里,目光复杂,不知道想着什么。

一个翩翩少年从后面的墙上翻进来,拍了拍手,惊动了众人。

老板娘自然也注视到了,看着他的目光顿时一震。

少年一身红衣,说不尽的潇洒风流,“老板娘,看我多照顾你们家的生意,就算是翻墙,本公子爷也得进来。”

老板娘脸上忽然有些激动,“你……是你……”

小玉一闪,躲过了她的触碰,“老板娘,去楼上说话吧?”

“是,这边请……”老板娘明显很惊喜,伸手引着。

小玉倨傲的走在前面,一些姑娘想跟上去,被老板娘拦住了,她可是记得上次小玉来的时候,那一脸不耐烦的样儿。

“你们别跟着,这位是贵客,要守口如瓶,知道吗?”

姑娘们点了点头,老板娘就跟了上去。

小玉坐在一个安静的座位上,轻声叹着,“还是安静些好啊……”

老板娘快步的走过去坐下,“小公子,你家公子是不是有话?”

小玉蹙眉,“我们家公子的话你又不听,还想知道他说了什么?”

老板娘为难的低着头,小玉瞥了她一眼,“我们家公子说了,可以尽快安排你们离开这里,绝对不能跟上次一样拖泥带水,你走不走?”

老板娘沉吟着,咬了咬下唇,没有动静。

小玉做状就要站起来,老板娘连忙拉住他,“别……小公子,你先别走,你跟你们公子说,我不能走,我的事情还没做完,现在不能走。”

“你已经快要成为别人的棋子了,还想做什么事情?再待下去,你们这里的人一个都活不了,到时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老板娘紧蹙着眉头,“我一直小心翼翼的,不知道怎么会被人盯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玉懒得跟她解释,“反正我就是来传话的,更多的事情也不方便跟你说,我也不知道我们家公子为什么非得帮你这么多?简直就是瞎操心。”

老板娘脸上闪过一丝神伤,“小公子……替我多谢你们家公子,但是我真的不能走。”

小玉跺了跺脚,“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麻烦,我话都说得这么明显了,你非得这么执拗不成?”

老板娘静默着,没有说话。

小玉抿唇,白了她一眼,“我们公子说了,若是你最后还是不同意,他有一个保命的法子……”

老板娘眼里一亮,小玉瞪了她一眼,“但是有个条件。”

“你说。”

“从今天开始,绝对不允许你去见你想见的人,一面也不行。”

老板娘的面色一震,目光倏尔黯淡了下来。

见她久久僵持着,小玉蹙眉,不耐烦地说道:“怎么,要是没了命,你连想都不能想了,还想见面?你就当是重生吧,这么好的机会都给你了,我从没见过我们公子跟什么人妥协过。”

老板娘沉吟了许久,才轻轻点了点头,眉目间闪过一丝哀伤,“好,我答应。”

小玉勾了勾唇角,眉目间划过一抹亮光,俯首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老板娘的脸色瞬间的有些复杂难看,纠结的很,她微微蹙眉,“这样……会不会引来大麻烦?”

小玉低头看着她,“你放心吧,你若是什么都不做,麻烦才会过来找你,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太子到时候自然会帮你洗脱嫌疑。”

“好。”老板娘点了点头,小玉侧头看着她,目光审视的问道:“你到底是什么来路?我们公子可没瞒过我什么,就是不告诉我你是谁?”

老板娘微微垂下眸子,目光有些躲闪,静默的看着地面。

小玉扫兴的切了一声,直起了身子,“算了,不说就不说,反正我早晚会知道,既然该说的都说了,那我就回去了。”

他捏了一把花生米放在嘴里,吊儿郎当的看了一眼老板娘,随后就往楼下走去。

老板娘连忙跟上,把他送了出去,默然的自己上了楼。

——

姬馆又重新开张,大家都开始摸不着头脑,后来传出消息,说是姬馆的一个漂亮姑娘得罪了朝中的某个大官,大官一怒之下才查封了姬馆,现在事情闹得太大,就把人给放了。

一如往昔的热闹和风情万种,换了个方式大家依然该来的来,该去的去。

沐轻蔓在赵府住了几天,张氏一直拉着她陪着萍儿念书,不然两个人就说话聊天,倒是有不少共同语言,在这里还有一个好处,太子和四皇子来往的明显少了,主要是因为忌惮赵构的原因。

将暮未暮的黄昏,醉醺醺的映人心神荡漾,街口酒肆里的幡子轻轻在风中摇曳着,火一样红的日头日薄西山,慢慢地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