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很有反侦查经验,离开现场前进行了精心处理,细致而有耐心,将接触过的家具和物品表面都进行过擦拭,地面也清理过。因此,现场没有采集到可用的足印和指纹。现场没有找到死者手机,被凶手拿走的可能性最大,这也证明凶手心思缜密。
死者生前曾发生过性关系,但没有提取到jing液,从提取物中检测到安全套上润滑油的成分,可以肯定用了安全套,但在现场没有找到。
不过,勘察人员在死者头发里提取到一小片皮屑,检测出dna。经比对,不是死者的,最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对于凶手能够和平进入房间,警方分析有几种可能性:凶手有房门钥匙、死者开的门、凶手有开锁技能或尾随进入。
警方先调查的是房门钥匙情况。案发现场是死者租的房子,入住后没有换锁,警方对办理租房的中介、房主以及以前的租户都进行了调查,排出了他们作案的可能性。另外,凶手掌握开锁技能和尾随进入的可能性也很小。
警方倾向于凶手是由死者开门后进入的,可能是凶手来访,或者是凶手和死者一同进入房间。考虑到监控拍到的那个身影只是一个人,两人一起进楼入户的可能性较小。
如此看来,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现场没有搏斗也是佐证。当然,由于现场已经过凶手精心处理,搏斗痕迹也可能被处理掉了。
警方先从熟人作案的思路入手,在死者关系人中进行排查,包括亲属、同事、同学、朋友等等。死者手机虽然没找到,但同事提供了死者的手机号,警方调取通讯记录,对死者近期联系过的,以及总体联系时间较多的人,都进行了排查,但一无所获。所以,目前案子侦破走进了死胡同。
童欣问:“案子如何定性?”
“强奸杀人。其实,这是第二起了,三个多月前有一起很相似的案件。”
“强奸?你不是说熟人作案吗?没有搏斗痕迹,为什么判定是强奸呢?”
“这是本案最矛盾的地方,大多痕迹证明系熟人作案,死者身上却有约束伤,有被捆绑的印记,还有被殴打的痕迹。我们分析,很可能是这样的:由于死者认识凶手,放他进了门,之后凶手临时起意,要与她发生关系,她不从,然后被凶手制服绑住,实施了强奸。”
童欣听后眉头紧锁,牛进问:“有什么问题吗?”
“死者身上有捆绑痕迹,说明凶手临时起意的可能性不大,捆绑用的绳子应该是事先准备好的。怎么捆的?能看看吗?”
“没问题。”牛进说着,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打开,调出几张照片给童欣看。先是死者的正面照片,然后是背部。背部上绳索的痕迹从后颈部开始,在两侧大臂各缠了四道,小臂处有两道,手腕处隐约也有,但很不清楚。
童欣想象着在这些捆绑痕迹上加上绳索,让她有种熟悉感。
牛进见她神情有异,问道:“怎么了?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只为约束,需要这么捆吗?”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勘查现场的时候,尸体上的伤我亲眼见过,有捆绑痕迹。不过,法医报告中说伤痕极浅。我们当时分析,伤痕很轻是因为捆的不紧或者死者没有挣扎。现在听你这么一问,的确跟别的案子碰到的约束伤有所不同。约束伤常出现在手腕、脚踝等部位,易于控制被害人。而本案中的约束伤在脚踝处没发现,在手腕处也不明显”
“对啊,似乎死者身上的捆绑只为捆绑,约束的作用不大。”
“好,我回去问问法医意见。”牛进说,“对了,你今天打电话,有什么情况吗?”
“哦,我看你们发的协查通报上的图片,嫌疑人脸部五官看不清楚。”
“对,图片是监控视频截图,摄像头分辨率不高,拍摄角度和周围光线也很差,放在通报上作用不大。但我们能截取到的最清楚的图,就是这张了。”
“也不是没价值”童欣说,“截图看不出五官,有没有可能嫌疑人戴着面具呢?黑色面具。”
牛进来了兴致,问道:“面具?有意思你为什么想到这上面了?”
童欣将“面具男”视频的情况讲了一遍,然后说:“我看到你们的协查通报之后,觉得图片上的身影有些熟悉,后来想到他与偷拍视频中的‘面具男’身形特征十分相像,我脑子里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也许你的嫌疑人是因为戴了面具,才看不清五官。说不定,你的嫌疑人与面具男是同一个人。”
童欣顿了顿,喝了一口奶茶,接着说:“今天听了你的介绍,看了现场照片,更证实了我的感觉。这两个案子虽然结果不同,但有四个相似点,刚才说的面具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捆绑方式,偷拍案里的女人也被捆绑过,捆绑方式很相似;第三是被害人的窒息方式,都是被扼颈导致窒息,区别是一个窒息而死,一个是醒过来了;四是被害人脸上的表情,都很怪异,仿佛不光有痛苦,还有快乐。”
牛进问:“电话里你说要给我看个东西,是指这件事吗?”
“是啊。”说着,童欣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递给牛进,“这里有我刚才说的偷拍视频。”
“好,我回去好好看看,然后交给我们队里的技术人员做对比分析。”牛进接过u盘,“我马上回去,找时间请你吃大餐。”
“好,案子要紧。”
两人起身,牛进刚要迈腿,又收住脚步说:“你是我的福星!我想向领导请示,把你借调到专案组。当然要你自己愿意。”
“我当然愿意,去你们那儿长长见识。不过也许我的感觉错了呢,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两人往外走着,牛进边走边说:“破案嘛,不能放过任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