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凯庆张虓
关林和方莹漫步在北海公园的林荫小路上。
方莹问关林:“你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清朝哪个皇帝统治期间的事?”
关林说:“这个问题我原来一直很疑惑,可是,最近几天我好像突然开窍了。你看啊,小说第十六回回前总批写道:‘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脂批证明,作者借元春省亲表现的是南巡期间的事,但是,清代乾隆朝前并无‘省亲’制度,直至乾隆即位,才允准分府诸王的母妃,在岁时节日出宫与子(诸王、贝勒)相见,‘其余仍在宫中’。这说明什么?”
“你的意思是,《红楼梦》写的是乾隆朝的事?”
“对,小说第十六回借贾琏之口明确提到了太上皇和皇太后,清代并无太上皇与皇太后并存的情况,而且,只有乾隆做过太上皇,这是其一;其二,‘太祖皇帝仿舜巡’这七个字非常玄妙。‘仿’字的字义是:效法,照其他的样子做,如:仿效,仿古,仿冒等。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乾隆皇帝是效仿圣祖康熙皇帝进行了六次南巡。为避祸,作者故意将乾隆说成是‘太祖皇帝’,但是,‘仿舜巡’三字却暗透玄机。小说作者将乾隆的庙号推得很远,但是,将康熙的庙号推得更远,直接推到‘舜帝’身上了。‘仿舜巡’三字,是在暗示读者,乾隆是效仿圣祖康熙皇帝南巡。”
“你终于走上正路了,太好了。”
“其三,”关林接着说:“还是第十六回,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此处有一条批语:‘文忠公之嬷’,意思是,赵嬷嬷是文忠公的奶妈。这条脂批的时间肯定是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之后,理由是:《清史稿》记载,清代至乾隆朝只有两个‘文忠公’,一个是康熙朝的索尼,另一个是乾隆朝的傅恒。索尼卒于康熙六年四月,死的时候66岁,而康熙首次南巡的时间是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因此,索尼肯定与《红楼梦》豪不相干。傅恒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弟弟,乾隆年间官至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傅恒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乾隆皇帝亲拟谥号“文忠”。所以,“文忠公之嬷”的批语必在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傅恒去世之后批上去的。”
“这条脂批可以证明《红楼梦》的成书时间要比现存抄本上注明的时间要晚的多,是这样吗?”方莹插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