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拓跋乐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军进入大邑后遭遇的最后一波攻击竟是那个充满书生气的工部尚书顾屿带来的。
在松原沦陷、皇室出逃之后,顾屿一直以一己之力忙碌着在京师附近招募军队抵抗楚军,然而成效甚微。
拓跋明俨然已经丧失了民心。
虽然顾屿竭尽全力征召百姓抗击叛军入侵,但除了市井无赖还有监狱里临时放出来的囚徒之外,几乎没有百姓愿意响应他。最终他只拼凑出一支由鸡鸣狗盗之徒组成的不到两千人的队伍。
他知道靠这支杂牌军是无法与楚国正规军支持的拓跋乐相抗衡的。思来想去之后,他决定采用奇袭的战术擒贼先擒王。
他从这两千人的“队伍”里选出了八个自述具有刺杀本领的高手,让他们在拓跋乐入城之时找准机会将他一击毙命。
然而天不遂人愿,他所选出的所谓刺杀高手不过是几个说大话的狂妄之徒,其中一人刚刚靠近拓跋乐的队伍,就被其部下抓了个正着——因为那人面目过于恶狠,看上去行事鬼祟,一下子就被拓跋乐的亲兵侍卫当作可疑人物给控制了起来。
吃了一顿鞭子之后,他立即吐露了全部实情。
顾屿没有逃,而是端坐在铜驼大街的一家茶社里束手就擒。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没想到这大邑城中竟然还真的有忠诚于拓跋明的人。”拓跋乐将顾屿关押在铜壁城的积云楼内亲自审讯。
“忠君爱国乃是我一生的志向所在!”顾屿义正言辞地说,“你身为皇族的血脉,竟做出如此叛逆之事,把夏国的领土拱手让给龟缩在南方的岛夷,必遭天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拓跋明若是人心所向的真命天子,岂会轻易败亡?”拓跋乐对他的指责嗤之以鼻,“你为他留在大邑招募兵马做最后的挣扎,可结果呢?有谁像你一样傻到愿意为他这种人赴死?”
“顾大人还是服个软,向陛下认罪吧。陛下心胸宽广,必定会宽恕大人的。”顾屿寻着这熟悉的声音望去,看到说话之人竟然是段林,顿时怒火中烧。
“原来是你!你这个无耻之徒,皇上将十万大军交到你的手上,对你如此信任,你竟公然叛变投敌,如今竟还有脸劝我苟且偷生!苍天啊,看看朝廷里都养了些什么蛀虫?实在令人痛心那!”
顾屿气得浑身颤抖,捶胸顿足。
“你!”段林的脸色变得铁青,“我之所以好心劝说你乃是看在你我曾同朝为官的面子,你却这样骂我?当初你们全都不听从我的伐兵上策,导致大军兵败,如今却要怪罪到我的头上吗?
若不是皇上剥夺了我京城十二卫的领兵之权,他今日也不会沦落到出逃的地步!身为天子,却被身边的小人蒙蔽,他有什么资格继续坐在这皇位上?”
“太尉大人不必与此人置气。”因为作战有功,拓跋乐将段林任命为太尉,以示对他的重视。
“陛下,此人就是个冥顽不化的书生,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将他斩首祭旗。”麻灿知道顾屿是不可能为其所用的,所以不愿在他身上多费口舌。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随着东方传来几声闷雷,硕大的雨点终于哗啦啦的砸向阴云笼罩的城池。
“此乃除旧布新之雨,昭示着伪王已去,真命天子继承大统。”麻灿看着九华殿外灰蒙蒙的雨幕说。wap.bΙQμGètν.net
一阵狂风从外面倾斜着吹来,将雨丝吹入殿内,蜡烛的火焰嘶嘶作响,盘旋跳跃。宫女们赶忙跑过去将门窗关闭,霎时间身上的轻纱就被大雨淋湿了。
“启禀陛下。”陈青匆匆忙忙地走入殿内,抖落披风上的雨水。
“大司马何事如此惊慌?”拓跋乐将一本《历代帝王相学》捧在手里抬头问他。
大司马这个称呼令陈青感到浑身不适。
为了报答他辅佐新皇登基的不世功勋,拓跋乐在入主大邑的第五天将他封为新朝的大司马。
身为楚国的封臣,居然同时是夏国的朝廷命官,这让陈青感到自己的处境颇为尴尬。
他还为此亲自写信向楚帝赵燊解释了一番,好在赵燊相信他的一片赤胆忠心,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还在回信中大力表彰了他的不世功勋。
“陛下,方才收到斥候来报,说拓跋明的车驾在长乐与高东丽的大军相遇。如今他们合兵一处,随时准备南下收复大邑,还望陛下随时做好迎战的准备。”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今时值夏季,河水暴涨,大邑城以北的赤古河就成了阻挡敌人向南进攻的重要屏障。
高东丽所率之部虽然骑兵力量强大,可没有渡船、不习水战。大司马只需派兵守护好松原,让他们过不了河桥,就能确保京师的安全。
等到冬季,河水结冰,虽然战马可以顺利过河,可我们的实力也会逐渐增强。
更重要的是,到那时中原地区的百姓早就认定了我这个真命天子,人心一旦归附,他们若再想推翻朕的统治,恐怕会比登天还难。”
“陛下所言极是。”陈青承认拓跋乐的确比逃离京师的拓跋明高明许多。
入主京师的第一日,拓跋乐便下诏废除预征三年赋税的政策,获得当地商人和农民的支持。除此之外,他还颁布诏令,勒令各处停止修建佛寺以及皇家苑囿,让那些正在服徭役的百姓回乡耕种。
“新皇登基、万象更新”的说法在大邑城内传播开来,甚至还有不少里坊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在铜驼大街鸣锣庆祝。
“只是为保大邑万无一失,臣还有一个提议。”陈青续道。
“大司马请讲。”拓跋乐将书本放在御案上,坐了下来,谦逊地等待陈青的谏言。
“我们从禹州一路攻伐来到此地,兵马粮草损失颇多。大邑城中必定隐藏有不少拓跋明的势力,暗中探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若是被这些人探听到了虚实,偷偷报给高东丽,与他里应外合攻击我们,即便有河水的阻隔,大邑也将难以保全。所以,陛下还是应当谨慎为妙。”
“大司马的担心不无道理。”拓跋乐略作思考,“既然大司马有此提议,必定是想好了应对之策吧?不妨说来听听。”
“属下的确是想到了一个应对之策。”陈青说,“陛下的精锐之师主要是臣从楚国带来的那一万名将士。
虽然现在我们的部众号称有三十万之多,然而多数都是新招募的部曲还有降兵,关键时候并不可靠。不如由臣奏明楚国天子,请他再派精兵前来相助,如此可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