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刘三刀便坐了下来,其他人也相继坐下,不过气氛肯定不如刚才了。
“你们用不着这么拘束,你们基本都是四川、湖南和江西的人,几百年前还都是一家人,别忘了四川很多人就是湖南过去的,湖南又有很多是从江西过去的。”
“长官,听说你杀了两个鬼子中将,是不是真的?”有人突然问道。
“死了两个鬼子中将是真的,不过第一个是被乱枪打死的,第二个是自杀的,我没动手。”冷杰实话说道。
“鬼子中将是不是很大的官?”
“你个傻子,那肯定很大的官,跟师长和军长一个级别的。”
“那鬼子是不是都很厉害?听说之前跟鬼子打仗,死了很多人。”
冷杰点了点头,“鬼子打仗的确厉害,枪法比我们好多了,作战经验也很丰富。所以在战场上要想活下来,就要按照我教你们的,严格执行。你越是怕,鬼子的子弹越追你。”
“旅长,鬼子在其他人面前是厉害,在你面前不就是个靶子吗?”刘三刀爱吹牛的毛病又犯了,对着周围的手下说道,“你们这些瓜娃子不知道,旅长的枪法那叫一个准,曾经在七八百米外用枪杀过鬼子。
死在旅长枪下的鬼子,没有一千,也有好几百。”
“七八百米射杀鬼子?这么厉害?”
“旅长好厉害!”
这些新兵显然有些震惊,他们也摸过枪了,连一百米的距离打中靶子都不容易,更别说在七八百米外射杀目标
或许是放开了,这些士兵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看到这些士兵这么好奇,冷杰也有了兴致,便一一说起来。
然后外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要不是到了出发的时间,人恐怕会更多。
。。。。。。
重庆,龙隐镇。
随着武汉失守,迁到重庆的工厂就更多了,连带龙隐镇都多了好几家工厂。
因为这里距离市区不算太远,交通便利,所以比较适合建厂。
此时李文茵正挺着一个大肚子在振华化肥厂,因为腹中孩子的原因,倒也没有进入核心厂区。
如今的振华化肥厂和火柴厂的生意可谓很火。
火柴厂日产火柴3万盒,虽然不至于控制市场(这个产量还没那本事),但也在重庆这边打开了销路,同时还销往北边的绥定、大竹、南充、广安等地,也开始往西边的内江销售。
振华火柴厂算是较早搬到重庆的,而且早早恢复了生产,加上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扩产倒也很容易。
趁着其他火柴厂还没有恢复产能,振华的火柴便趁机打开了市场。
至于化肥厂,受限于产能,一直是供不应求。毕竟此时中国也没几家化肥厂,加上抗战原因,很多设备有损毁或者被日军抢了,没能恢复生产。
“夫人,你怎么来了?厂里的气味有些重。”得知李文茵来了,赵淼连忙出来相迎。
因为李文茵是冷杰妻子的原因,所以两个厂子的冷杰旧部都很尊敬李文茵。
现在两个工厂的事也都是李文茵在管理,赵淼则是负责化肥厂的具体管理而已。
若只是振华火柴厂,在重庆算不上什么,但因为有着振华化肥厂,振华这两家厂子在重庆工商界有些名气了。
财帛动人心,也不是没人盯上振华化肥厂,可是之前韩斌带着一群飞行员来了一趟后,倒也没人敢在背后使坏了。
别看韩斌的职位不高,但作为航空委员会的新星,深得委员长和夫人的重视,所以倒也没少了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