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吴清来访》(2 / 2)

“臣西祁李家晚辈牧之,参见国舅。”李牧之故意提住了气脉,腾腾几步向着吴清走去,然后单膝跪下,沉着声音像个大人一般给吴清见礼。

吴清被这小子的气势震了震,微微侧头瞧了身侧站着的那些随从一眼,然后起身去扶李牧之,口中笑着说道:“我听人说这李家世子是个龙虎之才,今日一看,果真不同凡响。孩子快起来,今后咱们可是一家人了。”

李牧之长得再成熟,毕竟还是个孩子。听见吴清这话,脸一下子从脖子开始红到了耳根。方才提着的那口英气也泄了一些,只是憨憨地笑了笑,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一出把李正罡和吴清都给逗笑了,只听李四爷开口道:“你这小子,三句就露怯,看来我得让你沛霖叔好好给你补补课了。”

“啊?又补课?您别介啊,叫我学战策兵法没问题,能不能别叫我读那些之乎者也的,酸死了!”李牧之嘟嘟囔囔的,显得十分发怵。

“哈哈,李家出将入相,看世子这架势,恐怕是要接你振武叔的班儿了!看来咱们大秦新一代名将已经开始登场了。”

“回国舅的话,臣以四爷爷、七爷爷为楷模,不仅要做振武叔那样的战将,还要指挥千军万马,做一个运筹帷幄于胸的元帅。”李牧之一本正经地拱手答道。

“好!有志气,我这里有一样东西送给你,就当是见面礼。”

吴清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心中难免将他与在唐国的两位王子和世家大族们的公子哥们做比较,三比五比下来,竟然是评价远远高于其中的绝大部分,不由得心中赞叹,恐怕只有李家这样的千年世家,才能祖祖辈辈都能出现这样的年轻人吧。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招呼墙边的一个清秀的小随从将礼物递过来。小随从点了点头,然后从队伍里走了过来,怀中抱着一把带鞘儿的兵刃。

就在那小随从转身的一刹那,坐在主座的李正罡忽然瞪圆了眼睛,手中端着的茶盏都差点没拿稳掉到地上。他刚要张口,就见那小随从冲着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声张。就只好装作被茶水呛到,用力咳嗽了几声。

吴清接过了那兵刃,见世子好像注意到了李正罡的特殊反应,正有些疑惑地准备开口问,连忙抢先说道:“牧之,来,瞧瞧这东西你喜不喜欢。”

听见吴清的呼唤,李牧之也就顾不上四爷爷那边了,赶忙把注意力转移到那把兵刃上来。这东西连鞘带把不到四尺,看形状应该是一把剑,但那鞘却是快有手掌那么宽了,以眼下的武器形制,这都已经比一般的刀还要阔上一寸了。

“接着!”吴清见他眼神盯住了自己手里这物,便是抬手将其抛向了李牧之。

李牧之见吴清这样动作,赶忙一步滑出,使了个捧月式将其接在手里。然后双脚发力一蹬,身体轻飘飘地向后翻出了两丈距离。随后冲着国舅把头一点,道了声:“得罪。”便“仓啷”一声将利刃出了鞘。

“好剑啊!”一声感叹竟是从一旁坐着的李正罡口中发出来的,老人眼睛亮亮的,透着那种武者对神兵利器的欣赏神情。

李牧之在李家的兵器库和典籍库中,见过的听过的名刀名剑也是不少,他听见四爷爷的声音,便是认真地端详起自己手中的这把短剑来。

“剑身长三尺一寸,宽三寸三,厚一寸。”李牧之将估量的尺寸报了出来,然后又掂了掂道:“好重,恐怕十五斤都打不住。怪不得要人抱着。”说着又冲着那抱剑的随从望了一眼,发现那小随从也恰好在看他,眼中还流露着一些特殊的光彩,便是咧了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说了一句:“小兄弟你还得多练练,这玩意我拿着都不算轻巧。”

李牧之说完倒是重新去看剑了,那小随从却有些呆了,眼神直愣愣地望着李牧之,竟是也傻傻地笑了一笑,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嗡!”因为剑身被李牧之弹了一指,此刻正在发着微微的蜂鸣。寻常宝剑被这么一弹大多都会发声,是因为剑身薄而韧的缘故。但这把厚重的短剑也能发出如此声音,确实是让李家祖孙都感到无比惊讶。

“这是赤练铁!莫非——”突然,李牧之惊讶地喊了一声,然后冲着吴清的方向问道:“国舅,莫非这是江离沈家铸的那把南星剑?”

“世子好眼力!此剑正是南星!”吴清是真的有些惊讶了,他没想到这孩子的眼力这样好,竟然是认出了这足足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一把古剑。

这个功劳其实应该算在不在此处的李振武头上,因为李牧之从小就喜欢缠着他,还要听他讲故事。可李振武哪里会讲什么美好的故事,又不能给小孩子讲太多杀人的事情,就只好把这数百年天下间的神兵利刃挨个地讲给他听。因此李牧之这份知识学的是极为扎实,但凡是李家兵脉神兵谱上记载过细节的武器,他都早已是如数家珍。

李正罡在一旁听得孙儿的话,似是想到了什么。在心中暗忖道:吴家并非秦人,乃是唐国南部的商贾大族,与那江离沈家的关系果然是不一般。那沈家世代经营融州,借着丰沛的矿产资源,数百年来铸了何止成千上万把名器。但这把南星即便放在沈家,也算是名列前十的宝贝了,恐怕就是唐王去要,沈家也未必舍得献出这件宝贝。太后果真是看重这场联姻,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李家之上,就连这给孩子的见面礼,恐怕吴家付出的代价都是极为巨大的。

想到此处,李正罡叫住了仍在欣赏南星的孙儿,领着他一起给吴清再次行了个大礼,口中说道:“国舅,请您回去给太后带句话,就说老臣知道她的一片苦心了。”

吴清把东西都送了出去,而李正罡也明白了太后的用意,自己这趟差办的就算圆满了,他心满意足地说道:“李四爷,事情说完了,我这就回宫去,您看……”

“国舅,此时已是饭口,您就留在这儿吃顿便饭再走吧,厨房那边都准备好了,也让我们爷俩好好陪您喝一杯,解解乏才是。”李正罡见吴清要张罗走,实心实意地发出挽留的邀请。

“不必啦,李四爷,姐姐那边定是还在等我消息,改日我再来叨扰。”吴清婉拒了李正罡的盛情,起身就向着外面走去。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李正罡也知道这位国舅的性子并非那虚伪之人,而是率性直爽的脾气。便只好与李牧之将他送至大门,目送他们上马而去了。

这一行人一直走出了李家大门所能望见的地方,方才那个抱剑的小仆人忽然催了催马,与吴清马头挨着马头前行着。而吴清好像也并不在乎,只是瞧他打马过来又不说话,不禁露出了一丝促狭的笑意。

“怎么样,回去练练功夫吧,不然剑都提不动……”吴清突然来了一句。

“哎呀舅舅……你讨厌死了!”女孩儿的声音羞恼地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