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商业非常发达。自从西域被打通了以后,国际和国内的贸易就都兴盛了起来。这种兴盛从长安城市场的繁荣程度就可见一斑。无论是东市还是西市,来自大宛、安息、大月氏的国际商人,来自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等地的国内商人,都汇聚于此。即便是前两天建章宫门口打得热火朝天,也没碍着城里城外的市场上讨价还价。小贩们照样在卖力的吆喝着,城里的贵人们照样每天都要出来逛个街,远道而来的商贾们带着自家的伙计从无数骆驼、马匹和毛驴上装卸着来自各地的特产。
打仗么,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西域那边天天有,波斯、罗马那边也经常见。作为能够在大陆之间行走的商团,武力值也都是杠杠的,随手打个小型战役也不是难事,打还是不打的区别只在于打了之后够不够本。至于在战争期间还拉着货物跑到长安城里面沿街叫卖,也就不是什么大事情了。像长安这样坚固的城池,全世界能有几个?能攻下这座城池的军队应该还没有诞生吧。
胡家兵器铺的胖子掌柜叫胡重,已经坐镇长安铺面五六年了,东市街面上大小做生意的都知道他,见面就要喊一声胡掌铺。这主要是因为胡掌铺做的是兵器生意。当下,兵器生意大宗的是国营,但像胡家这样拿大司农发牌的,在完成每年大司农府里铁官给的国家收购任务以后,就可以参与朝廷统一组织的朝贡、互市,也可以自己在铺面上零星发卖一些。至于“零星”的量有多少,一般认为,只要别卖给敌国、叛军,可以“零星”得多一些。王莽循古制把“大司农”改名“羲和”之后,府里似乎限制的更松了。
这几天,胡掌铺的柜面上前前后后出去不少货,都是守城的军队过来补充武器耗材的,不光把库存快要搬光了,后院叮叮咣咣打铁的声音就没停过,有时候是造新的,更多的时候是揽了一些修理兵器的活儿。建章宫的围刚解,胡掌铺本来以为能歇歇了,突然又接到了大司农府发来的订单。原来现任羲和刘歆大人也带了一支队伍,跟着王邑出函谷关打翟义去了,去的时候也匆忙,军械准备还是不太充分。大司农府本来就管矿产军械粮草,怎么可能亏待自己人?所以刘歆就一封信函,长安城和洛阳城内的铁匠、兵器铺就都忙活开了,有库存的就拉库存,没有库存的就加紧赶制。胡掌铺还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挣完了一年半的钱,而且这订单还源源不断。
胡一飞跟着章爷过来的时候,胡掌铺正在铺子后面,端着一个茶壶,半坐半躺的在一张长席上,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鬟给打着扇子,自己提点着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店内伙计。胡家在任何地方的店铺,除了二爷、五爷以外,只有两个人可以随意的进出不用通报,一个是管家胡宽,一个是总护院章爷。胡重正滋溜着茶水,突然看见章爷带着胡一飞走了进来,肥胖的身体登时离开席面,一下子就滚了起来,瞬时间整个人就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公子您来啦,章爷您也来啦。”胡重弯着腰,笑眯眯的给胡一飞和章爷打招呼。胡重是认识胡一飞的。每年,胡重都要回修武去述职一次,自然对胡一飞并不陌生。
胡一飞对这个胖胖的掌铺印象也比较深,只是过去并不知道他是在长安铺面上管事的,现在总算对上号了,喊了句:“重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