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王宝壮高兴不高兴,凌云燕觉得她这趟是来对了。
她太喜欢这里了。
同是江南水乡,这里像她出生的家乡,要不是家乡人人都识得她的身份,回家乡住着更好。
这里也好,有水有船,还有王宝簪跟凌云横夫妇俩,她觉得比在京城自在多了。
王宝簪也喜欢他们住在边上。
这里的邻居虽然人好,她毕竟要隐藏自己的身份,不能完全跟人家交心,有些话聊不得。
跟凌云燕就不一样了。
从小到大,无论家乡还是京城,无论家里还是朝堂,她什么都能跟凌云燕聊。
因此她两个倒十分自在快活,苦了王宝壮了。
“我算是知道了,宝簪她姑嫂两个才是一伙的!”
王宝壮心里憋气,看来看去周边也没个能说话的,只能来找凌云横。
其实他一开始是心有忐忑的,他这个妹夫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没想到凌云横的脾气确实比从前好了,听他絮叨许久也没给他冷脸,反而还在一旁时不时开口安慰他一两句。
王宝壮便越说越起劲,“还是老家人说得好,这些妇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瞧瞧,把咱们大老爷们都欺压成什么样了!”
他觉得凌云横也时常被王宝簪欺压,对他这话肯定有同感。
没想到凌云横眉梢一挑,“你是驸马,她是公主,你敢打她?”
“我……”
王宝壮不可思议道:“我这不就是说说么,那……那宝簪也不是公主,你怎么……”
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
凌云横慢悠悠道:“我俩好得很,不打架。”
王宝壮:“……”
合着他们四个人住这里,就他一个不爽——
没人跟他是一边的!
真是气死个人。
到底还是王宝簪这个亲妹妹看他可怜,示意凌云横,“你不是常和邻居们一起钓鱼喝茶做木工什么的么,也带大哥一起去吧。邻居们肯给你面子,不会不带大哥玩的。”
凌云横勉为其难答应。
正巧过两日邻人们要一起去挑鱼苗,大家想凑钱在河里多放些鱼苗,这样来年能捞的鱼也多些。
因要去邻镇赶集,来回要一日,因此只能派出空闲的人为代表,最终选定了三个人——
老苏,老何和凌云横。
凌云横提前告诉了王宝壮,准备那天带他一起去。
凌云燕听了很高兴,“我这一听见赶集啊,就好像回到咱们年轻时在村里的时候。那会儿一个月也去不了一次赶集啊,虽然没钱买什么东西,能去看看热闹心里也高兴。”
王宝壮撇撇嘴。
那是女人家爱赶集,他可不爱。
凌云燕不管他的脸色,直道:“你明日去了,记得给我捎些东西。”
“捎啥?”
王宝壮没好气,“你一个大长公主,吃穿用度都是上好的,就算搬到这里,东西也是下人从京城源源不断地送来。你还稀罕集市上那些玩意儿?”
“我怎么不稀罕啦。”
凌云燕险些也急了。
年轻那会儿,集市上卖什么她不稀罕?
只是没钱买罢了,便有什么稀罕的,也只敢用眼睛看,摸都不敢摸,怕摸坏了人非要你买下。
那会儿,王宝壮去赶集若能给她扯二尺红头绳,她都能高兴半个月。
“你明儿去集上,一定要给我带东西。”
凌云燕郑重地告诉他,“不拘东西好坏,我就是想要。你到时候就给我拣那些精巧的,不俗气的,便是小玩意儿也行。”
“多多地买,反正我们现在又不差银子。”
她又郑重地补了一句。
王宝壮觉得她这要求十分不合理。
他哪里会买东西?
何况还要在这种乡下集市买能让京城里的贵人觉得精巧的、不俗的东西,真有这样的东西么?
他撇了撇嘴,不太相信。
次日要去集市买鱼苗的邻里三人汇合,见凌云横带着王宝壮,老苏和老何也没说什么,还主动跟王宝壮打招呼。
倒是王宝壮抬着下巴,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看在凌云横的面上,老苏和老何只能假装没看见,照常说话。
“今年的鳜鱼肥得来,都要吃怕咯,不如咱们买点鲈鱼苗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