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的时候,凌清圆学着王宝簪的样儿,赐了两道菜下去。
一道酒酿鹌鹑蛋是给董嬷嬷的,一道酸辣里脊是给小乐子的。
小乐子领了菜下去吃饭,董嬷嬷后领,领了菜后来磕头谢恩。
凌清圆坐在上首正吃着,停下筷子同董嬷嬷说话,“嬷嬷是西苑宫的老人儿了,我听伴读姑娘们说,嬷嬷做事干脆利落,底下都服气。”
今日公主回来才因为正殿没收拾好发脾气,董嬷嬷不敢张狂,谦逊道:“哪里,是伴读小姐们不嫌老奴粗陋罢了。”
凌清圆笑道:“这西苑宫还没收拾好,花花草草都败着,我看了不喜欢。以后院子里的事情嬷嬷上心管着,否则哪里不好,我就找嬷嬷了。”
董嬷嬷心中大喜。
这是把西苑宫大权交给她的意思?
她正高兴,岂料凌清圆接着道:“至于寝殿的事,照旧让我从大坤宫带来的人负责就是了。尤其小乐子,他原是伺候父皇的人,后来调到大坤宫伺候我,你不可怠慢才是。”
董嬷嬷心里顿时像被浇了一盆冷水。
不但寝殿的事不叫她管,还要她敬重那个小乐子。
呸,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太监,张牙舞爪那样儿,也配?
凌清圆看出她心里不乐意,笑了笑,“我毕竟才迁宫,宫人们都不认得,寝殿里伺候的人是远远不够的。日后还要拨谁进来,且慢慢看就是,董嬷嬷要替我细细留神才好。”
董嬷嬷的心顿时又有了劲头。
叫她留心选能进寝殿伺候的人,那她本人自然也可以近身伺候的。
看来公主还是懂规矩,没叫小乐子那年轻人踩她这个老人的头,那便好。
“是,公主,老奴一定好好替公主选人。”
她眉开眼笑地领了赐菜下去了。
等她一走,凌清圆心里松了一口气。
刚才那些话她说得轻松,其实心里反复盘算了无数遍,是想着王宝簪从前训人的口吻,一点点揣摩词句才说出来的。
也不知道唬住董嬷嬷这个老人儿没有。
身边两个十六七岁的小宫女对视一眼,有些不乐意。
两个小宫女一个叫请书一个叫墨画,是平日凌清圆得用的人,她们平常和小乐子的关系不见得多好,今日倒一个劲为小乐子说话。
“公主何必赐菜给这个董嬷嬷呢?她对乐公公一点也不恭敬,分明是想借着在西苑宫管事的名头,压您身边的乐公公一头。”
请书先开口,墨画跟着附和。
她两个今日是陪着凌清圆去学堂的,又不在西苑宫里,哪来这些言之凿凿?
凌清圆一概不理会,只道:“无论是西苑宫原来的人,还是咱们大坤宫来的人,更有那些刚从内务府调来的人,如今都一样是我的人。”
她咬重了最后三个字,“你们要是互相争斗,就是给我丢人,岂不辜负母后让我独立的苦心?日后再说这种挑拨的话,你们就回大坤宫去,我也不敢要了。”篳趣閣
请书和墨画吓得不敢吭声。
她们素日待在主子身边,比别人更了解主子。
自家主子外头瞧着是个乖乖巧巧的小姑娘,其实骨子里有成算,真正是天家嫡长女,没那么好被奴才糊弄。
次日一早去上学前,凌清圆什么都没嘱咐。
她想等散学回来瞧瞧,看董嬷嬷和小乐子会不会就此罢休,好好干自己分内的事。
事实证明,她想得太简单了。
她刚回宫,两个乌眼鸡就急着赶上来,一副要告状的架势。
看见对方,眼神几乎擦出火药味儿。
真混蛋。
凌清圆皱起眉头,心里发愁。
王宝簪在大坤宫大杀四方的时候她还小,能学到的不多。
等她大点懂事了,圣后的名号威风凛凛,别说宫人了,就是大臣也不敢在王宝簪面前乱来,她便失去了学习的素材。
导致凌清圆现在有些被动,一时不知该怎么处理西苑宫宫人对立之事。
“公主。”
殿外,一个穿着禁军军服的少年走进来,让人眼前一亮。
凌清圆眨了眨眼,没想到王三郎脱了那身农家衣裳,换上禁军军服后更加好看了。
他似乎有话要说,凌清圆摆摆手,董嬷嬷和小乐子双方各自退了出去。
他们一走,王三郎道:“是董嬷嬷欺负了小乐子。”
凌清圆讶异,“你怎么知道?”
她讶异的不是王三郎知道这事,而是他居然关注着西苑宫里宫人的斗争,还主动来报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