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替的人选都想好了,看来老头是真想告老还乡了。
王宝簪掐指一算,她隐约记得王宝壮说过这位老大人是属羊的,这么说今年应该……六十五了?
好家伙,这么大年纪了多次告老还乡,怎么能不批呢?
她悄悄瞪了凌云横一眼。
真是“凌扒皮”啊,在人均寿命只有三十的时代,居然剥削一位老人到六十五岁还不肯放手!
凌云横接收到她的愤怒,默默转开视线。
他倒不是不肯让人告老还乡。
只因上回这老家伙告老是为了从矛盾冲突中脱身,说白了就是推卸责任,所以凌云横不肯批。
这回……
“爱卿年事已高,算来也该回乡颐养天年了。只是不知,爱卿要举荐何人为新任大理寺卿?”
“老臣举荐,大理寺左少卿,驸马都尉王宝壮,为继任大理寺卿。”
“啪!”
一声清脆的笏板落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引起一阵侧目。
王宝壮站在人群里,赶紧蹲下去捡笏板,偏偏众臣站得紧密,满眼都是红红绿绿的袍子边角,和镶嵌着不同颜色宝石的官靴。
他只好趴在地上找。
幸好离他近的官员们见状都好心地退开几步,让他能够捡回自己的笏板。
找到了——
王宝壮终于捡到了笏板,正高兴得要爬起来,忽然发现以他为圆心周围让出了一片空地,趴在地上的他格外显眼。
而上首帝后二人正注视着他。
他麻溜地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举起笏板,“皇上,圣后,微臣不能当这个大理寺卿,微臣……才疏学浅啊!”
他很感激当初凌云燕和王宝簪两个联手逼着他读书,否则他这会儿还真说不出像样的成语来推辞。
帝后二人尚未开口,一众大臣倒是上赶着劝王宝壮接任大理寺卿的位置。
有人是敬服圣后,连带对圣后这个哥哥也有好感,再说了堂堂当朝国舅又是驸马,担任一个正三品大理寺卿算不得什么;
有人是和大理寺的工作有所交集,知道王宝壮随和简素,在大理寺一向得人心,他担任主官将来来往合作也方便;
有人是贵族或贵族门下,因着前阵子朝中的对立心虚,这会儿正要捧着新臣来体现自己的大公无私……
一时间,竟满朝文武都在附议让王宝壮接任大理寺卿,群情激昂到王宝簪都吓了一跳。
她哥是做了什么大好事了,满朝文武都替他说话?
凌云横见此十分满意。
大理寺卿不过正三品的职位,职位不高,却是一部主官,执掌刑狱,对他而言是极紧要的部门。
倘若大理寺的主官是王宝壮,那便是彻头彻尾的自家人,日后要办贪官奸佞都方便得多。
这真是意外之喜。
原本他还不打算放老大理寺卿轻易离开,毕竟这老头除了偶尔推卸责任不敢得罪人之外,至少不是贵族门下。
可要是换王宝壮接任,他不介意大方一回。
“既如此。”
众臣纷纷附议之后,凌云横看向王宝簪,“老大理寺卿年已六十五,是该回乡颐养天年了。便荣封一品,赏赐百金,着礼部大办,务必风光送回本乡。”
那老大理寺卿万万没想到,一向待朝臣们不算宽厚的皇上居然主动给他荣封一品,这下他也算光宗耀祖了,连忙下跪叩谢。
王宝簪暗自好笑。
这是逮住了一个王宝壮,凌云横才这么大方的。
她也算明白了老大理寺卿的用意。
只怕他举荐王宝壮,不单单是和王宝壮素来交情好,也是为了投皇帝的心意——
他赌对了。
“哎,不行不行!”
王宝壮生怕让老大理寺卿走了,他就不得不接任这个大理寺卿的位置。
待要阻拦,想着老人家确实年事已高,是该回家享清福了,又不好意思拦着。
他跟被火烧了屁股似的,一个劲地摆手,“不行不行,皇上,我真不能做这个大理寺卿!圣后,圣后我真不行!”
见凌云横不搭理他,他只好朝王宝簪拼命挤眼睛使眼色。
王宝簪看他那样不像是谦辞,也不知他为何这么不想做大理寺卿,看起来其中有些隐情。
她便道:“皇上,老大人是该告老还乡了,不过这继任大理寺卿人选之事……兹事体大,不如下了朝之后,再细细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