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赦封大典开始,京都城所在的京州便动荡了起来。
先是各种对大梁皇朝的谣言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引动京州百姓,闹得人心惶惶。
奈何镇妖司通过京州天地山河二印稳固京州龙脉气运,虽有动荡,但无伤大雅。
而后则是京州内妖邪四起,死伤无数,造成的后果便是京州百姓开始逃亡。
朝堂之上。
有青峰书院出身的官员不断上折子,催促皇帝早日决断稳固京州。
然而皇帝赵成安将折子全都留中不发。
对此,白鹿一系官员冷眼旁观,不发表任何意见,也不做任何阻拦。
天下将变,乱一个京州而已。
这是大多数白鹿系官员的想法。
当京州城内出现数不尽的鬼魂索命之时,青峰书院的人也偃旗息鼓了。
都是混迹官场的老油条,后面还有着青峰书院这尊大佛指导,哪儿还不知道京州乱非朝堂能插手。
更不用说,青峰书院上折子,无非是表个态。
白鹿书院也知道青峰书院的想法,两头下注罢了。
镇妖司胜,则赵成安继续当皇帝,这些日子上的折子能保青峰书院无忧。
即使赵成安追究青峰书院素位尸餐之责,青峰书院也有话说:书院里的好手被镇妖司逼离了京州。
想必赵成安也没话说。
皇帝看上去坐拥天下,实际上说的算的还是士大夫阶层。只不过大梁的士大夫,多是儒家之人。
镇妖司败,白鹿书院也不会过于追究青峰书院上折子的事儿。
毕竟白鹿书院做的事太大太狠太不得人心,把青峰书院逼急了将白鹿书院所作所为宣之于众,这人心呐,可就没了。
这一波,青峰书院不一定会赚,但绝对不亏。
十月二十六的朝会很不一般。
年轻的大太监祁山连多次想要说出‘退朝’二字,都被白鹿书院一系打断。
往日里巳时结束的朝会,愣生生延后了三个时辰,申时已到,朝会仍未结束。
朝会上很多官员都是起早入宫,有吃了早饭的还能坚持一下,没吃的则站在那里摇摇晃晃。
摇晃的人,没一个是白鹿书院的人。
但没人有怨言。
白鹿书院一系的官员,讨论的都是大事。
麓州粮减产、南王擅自调兵入百越、镇北城飘雪蒙古打草谷越来越频繁、佛国边境陈兵增加七万!
端坐在龙椅上的赵成安微眯着眼睛,口中偶尔蹦出来一句:“可,准了,日后再议。”
看到皇帝如此敷衍,一副少见的场景上演了。
白鹿书院的人自己吵了起来。
吵着吵着甚至动了手。
大太监祁山连想要维持朝堂秩序,被赵成安用眼神制止。
直到户部尚书手中出现一卷白绢。
吵闹的朝堂恢复了清静,白鹿书院的人整齐划一的回归了自己的位置。
户部尚书迈步而出:“臣,有事启奏。”
赵成安睁开了眼睛,双眼看着朝堂外冲天而起的黑气,口中说道:“说。”
“臣,弹劾镇妖司指挥使王庆芝、镇抚使邱大同及镇妖司十大罪状!其一:不遵王法。其二:私蓄私兵。其三:私藏兵甲。其四:…”
“行了,直接说你想说的吧。”赵成安的话语声,稍稍颤抖。
“臣,请皇上停止镇妖司赦封龙气供应,保大梁气运,护大梁江山!”
户部尚书话音刚落,三分之二的朝臣迈步而出,声音整齐划一:“为大梁江山社稷,请吾皇停止镇妖司赦封龙气供应。”
看着颓然靠在龙椅上的皇帝,户部尚书心中冷笑。
“赦封本是稳固江山之举,诸位爱卿何出此言?”皇帝的声音又掩饰不住的惶恐。
“皇上,此言差矣。”
清了清嗓子,户部尚书朗声说道:“经查,镇妖司历年通过赦封大典窃取皇朝气运,用皇朝气运与佛国、大辽、蒙古交易,同时收拢妖族,窃取我大梁江山!请吾皇明断!”
“请吾皇明断!”这一次走出来的臣子更多,就连打定主意的青峰书院一系都有人迈步而出。
瘫在龙椅上的赵成安嘴唇开合,已经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你,你,你们……”
“请吾皇明断!”户部尚书一声大喝。
“请吾皇明断!”众朝臣紧随其后。
站在龙椅旁的祁山连看着没有更多的朝臣参与,背在身后的左手悄悄的给赵成安比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