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镇妖司为何不坐天下(1 / 2)

午时,张刍狗压根就没问坐在王八壳子上喝茶饮酒的二人还吃不吃饭,自顾自的做了四人份。

即便陈玄策不在小船上,司十二也没歇着。

她现在心态摆正了不少,装也得装几天。

要表现出一个全心全意为张刍狗的贤妻样子,甚至要犹有过之,用以弥补之前的过错。

她也是有修行在身的人,做饭这种活没干过,上手却很快。

帮忙的时候,张刍狗问道:“你走的是武修路数?”

司十二点了点头。

张刍狗心中对司家的评价又高了一分,龙虎山传男不传女的规矩,看来司家还没忘。

饭菜做好的时候,吕重楼和陈玄策回到了小船。

吃饭的时候张刍狗觉得有些奇怪,往日里杂活都是他的,今儿麻杆主动帮他盛饭不算,还总给他夹菜。心中不由得有了三分警惕,无事献殷勤这道理他懂。

每一口都吃的小心翼翼,生怕陈玄策往里添加什么佐料弄死他。

如此吃了七八口,味同嚼醋。

想了想,陈玄策真要害他,用不上下药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直接用惊龙枪捅死他好像更容易一些。

想到这,索性放开,大口大口的开吃。

吃完之后,他又暗自运转功法感应了一下,见没有异常,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陈玄策和吕重楼吃完就回到了龟背上,临走前陈玄策还拍了拍张刍狗的肩膀,说了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呐,加油!”

搞得张刍狗心发慌,一整个下午都心不在焉的。

好在有巨龟拉船,不用他扬帆,要不然这小船早就不知翻了几个来回。

晚饭的时候,陈玄策又一次给他盛饭夹菜。

此时张刍狗已经是见怪不怪,就当陈玄策收了他银子给他的福利,或是当着他夫人的面,给他留了面子。

等陈玄策和吕重楼再次返回龟背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龟背上的一老一小,见收拾完残羹剩饭的夫妇二人进了船舱,相视一笑。

陈玄策悄悄的问道:“吕叔,您是不是给司十二加了料?”

吕重楼假装左右看了看,一副生怕有旁人的样子,而后回道:“我怕七花丸不保险,给司十二的饭里加了点母子散。”

一老一小相视一笑,沉入修炼。

……

铁甲拉着小船出了饮马河,两岸再也不是山峰峦叠嶂秋色美,而是进入了更加平缓的大运河。

饮马河的往来行船多是去广陵运盐的,船并不多。

大运河连接天水和寒江,河中的行往来,好不热闹。

往来行船见这无风帆逆行的小船啧啧称奇,见到在水面上自动前行的陈玄策和吕重楼更是惊为天人。

这二人,一个盘膝坐在棚子下饮茶,另一个则是一手持着惊龙枪,一手翻着道经。

几天下来,陈玄策也搞明白了吕重楼为什么让他在龟背上站枪桩。

铁甲按照吕重楼的要求,起伏不定,或急或缓,正适合他体悟枪道。

这一日傍晚,收了枪的陈玄策正在和吕重楼品茶观秋景,张刍狗夫妇则是忙着准备晚饭。

迎面行来一艘长达近三十丈的巨船,上有一杆红底大旗,旗上有一黑色大字:吴。

看着巨船,陈玄策不由得皱了下眉头。

概因这船,十分的霸道。

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很多,巨船驶过,大小船只纷纷避让,那巨船只给大船避让的时间,小船避之不及就直接撞过去。

好在常在水面上讨生活的水性都不错,再加上运河水族不成气候,此时又非夜晚,水鬼水尸还没到活动的时间,倒是没人损了性命。

吕重楼面对着陈玄策而坐,见陈玄策表情异样,回头看了一眼。

而后对着陈玄策说道:“可知是谁家的船?”

陈玄策摇了摇头。

吕重楼叹了一口气,说道:“麓州吴家。”

陈玄策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并没有找到这吴家的信息,就听吕重楼接着说道:“天下稻米,二分在江南,四分在麓州。麓州十七城,十城田地归吴家,大梁藩王,在麓州也要看吴家的脸色。”

陈玄策反问道:“这是为何?”

吕重楼叹道:“江南有白鹿,妖邪少见,故而天下稻米占了二分。吴家,手里有麓州山河印。”

陈玄策有些不解,追问道:“吕叔,山河印如此重要,司里为何不收回来?”

吕重楼摇了摇头,说道:“收回来作何用?妖邪是其一,种地还是要靠人啊!吴家是九州少有的千年世家,麓州势力盘根错节,收回来,麓州就会乱。千年来,各个朝代不是没人谋划吴家,大顺谋吴家,大楚就灭了大顺,你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