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京(2 / 2)

关中三大家,陇西四氏族,江南十大富商皆于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似乎也只有陛下所说道改革才能够解决眼下的局面。”

“所以说我们是处在了历史的岔路口上陷入两难的境地了,若是不进行改革放任明教做大,朝廷最后只会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了。

可若是改革稍有不慎就会有大厦倾覆的危险!

是不是如此维喆?”朱允炆问道。

“诚如陛下所言!”夏元吉继续说道。

“那依维喆所见,朝廷应当如何?”

朱允炆这一问可把夏元吉搞懵了一时之间不知作何回答。

见到夏元吉不知所措的模样朱允炆继续开口道:“维喆你有梦想吗?”

“梦想?”夏元吉面露疑惑道。

“哦!也就是你最想实现的事,最想要得到的东西。”

见到夏元吉还是不知如何回答朱允炆也是直白的问道:“维喆你为何读书?为何为官呢?

难道就只是为了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光耀门楣吗?

亦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也是因为名人效应朱允炆主观上认为这个时空之下的夏元吉一定会和他记忆中的夏元吉一样是一个治世能臣,可随着燕王身死朱允炆这才认识到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所有人都有了不同的命运。

这样一来所谓的历史名人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夏元吉也好,于少保也罢都需要朱允炆亲自去考验了。

夏元吉被朱允炆问得哑口无言,为何做官?

无非就是想要在官场上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再或者说得好听一点那就是为天下开创太平盛世。

“维喆啊!这些都太空泛了!一切说到底还是因为我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官本位’,士农工商当官的永远是高人一等的。

若是满朝文武都只是为了高人一等光耀门楣而做官那么我大明还有出头之日吗?

为官者当以百姓为重,我们要时刻牢记我大明百姓的需求。

要竭力为大明的子民们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要给他们一个物质资源丰富,人人都能身着锦衣,餐餐都可有荤食可吃的美好生活。

时时刻刻为百姓谋福利这才是我们朝廷应该做的事情。”

闻得朱允炆这一席话夏元吉犹如醍醐灌顶再也坐不住了赶忙起身下拜道:“圣上当真是尧舜禹汤,圣明之君!微臣受教了”

夏元吉官海沉浮十余载那颗沉寂许久的赤子之心在今日又重新燃起了。

“陛下我们干了,一定要将此次改革进行到底!”

看着激动不已的夏元吉朱允炆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维喆!于谦在外打击明教之根本是为暗,你与朕身处庙堂拔出明教党羽是为明。

都是硬仗啊容不得半点马虎!”朱允炆语气沉重的说道。

“陛下!您在京中之时曾答应微臣已有为朝廷增收之法,不知……”

一提到朝堂之事夏元吉里面就想到了户部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国库本就没有了多少银两又赶上皇帝御驾亲征,加之整顿河务如果一个月之内不能创收一百万两白银今年余下的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了。

“哈哈哈!难得维喆时刻挂念啊!放心等朕回京一定会给你和户部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也是我们在朝堂之上对抗明教的最大筹码!”

虽然得到了朱允炆的承诺夏元吉此刻心中还是一万个不放心,陛下毕竟还是孩子心性若是想当然的要去做生意稍有不甚那可是得赔的连裤衩子都没了。

夏元吉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端起面前的茶杯猛地灌下去一大口。

朱允炆无比诧异于夏元吉的行为,这可是刚刚端上的新泡的热茶,这一口下去不得烫死啊。

看着硬是憋着没有发出半点声音的夏元吉朱允炆也是忍俊不禁笑着将其打发下去了。走之前还命人赏了几块冰块给他。

在夏元吉走后朱允炆也是拿出了李如松命人飞鸽传书送来的密报,明教这一次直接断臂求生即使吏部,兵部两位尚书落马也无法对其造成根本上的损失。

他们极其迅速的切断了自己与赵、苏二人的一切联系,而且还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推到了幕前做了替罪羊。再用污蔑栽赃,叩屎盆子的办法也不能取到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了。

朱允炆心中也是闪过一丝狠厉,既然你想要撇得一干二净那么我就如你所愿。

嘿嘿嘿!

整个船舱顿时响起朱允炆无比猥琐的笑声。

“死妮子,你觉不觉得刚刚陛下的笑声好阴暗啊!听得我有点毛骨悚然。”重黎打了个寒颤后对着霓裳说道。

霓裳也是搓了搓自己的手臂说道:“像极了!那人在你身上作恶时放荡的笑容,我看啊!准没好事。”

重黎也是极其会听重点的人儿立刻紧张起来:“我刚刚好像看到陛下和那个明教的圣女在一起呢!你说会不会是?”

两个人脑海中之中第一次有了相同的想法,二人对视一眼十分默契的丢下了手上的活计从椅子上弹射起来直奔朱允炆所在的船舱。

显然我们的一代明君今晚又有一个‘难忘’的夜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