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来恭了恭身子,应了声是,而后便恭着身子退了出去。
景澜扫了愉妃一眼,并不回答忻妃的话,转头和乾四小声说起了什么。
底下的妃嫔见状,有些嘀嘀咕咕的,忻妃就坐在愉妃下首,忍不住问她:“愉妃姐姐,皇后娘娘的话是什么意思啊?”
愉妃还是低着头,并不说话。
忻妃撇撇嘴,便转头跟颖妃说起话来。
淑贵妃和令妃坐在对面,淑贵妃向来不与令妃多交流的,她这会儿转头跟自己贴身宫女竹衣小声说着什么。
令妃看了看低着头,手指不由自主绞着的愉妃,心里咯噔了一下,垂下眉眼细细想着自己有没有那个地方露出了什么破绽。
其他的诸如仪嫔、婉嫔这些常年无宠的边缘人物,不敢出声议论,便只能用眼色交流了。
景澜在上头看着底下人眼色乱飞,转头却跟乾四讨论起了其他话题:“皇上翻过年打算南巡?”
这几年因着宫里的事情众多,七阿哥在工部时不时地提出些建议,乾四兴致颇高,竟然好些年没提南巡的事情。
要知道,乾四可是立志比肩康帝的,不仅在为人处世上,连南巡微服私访等也要比拟的。
乾四微微靠近景澜,语气温柔地说道:“嗯,也有许多年未出去了,尤其永琮之前实验的那个新粮种,已经在南方地区几乎普及,尤其是江浙一带,原就有天下粮仓的说法,如今更是不得了了。”
他压低声音,说:“只是,百姓能否真正得利,还得亲自去看看,之后,咱们从明面上走,朕命傅恒和额鲁(景澜二哥)从暗处去,从明从暗,定能把情况摸清楚。”
“皇上圣明,如此一来,便是那些蛀虫粉饰了表面,也绝瞒不过皇上的眼睛。”
“而且,我听永琮说,因着皇上推行新粮种,咱们百姓的日子越发的好了,很是感念皇上隆恩,寺庙道观处处立着皇上的长生碑。”景澜看着乾四的目光满是倾慕和自豪,感叹道,“我真想亲眼看一看这盛况。”
话说,立长生碑这个建议还是景澜暗自跟七阿哥提出来的,虽说粮种是七阿哥提供的,但若真的把功劳都归到七阿哥身上,难承其重,康帝时期的废太子便是很好的范例,君主之心难测。
因此,景澜和七阿哥商量了一番,由七阿哥以儿子的身份,而不是朝臣的身份,以自己年岁轻不足以服人为由,请求皇阿玛出面帮忙,因此,大多数人便只知乾四不知七阿哥。
当然,像朝中的大臣重臣还是清楚的。
乾四闻言,轻轻拍了拍景澜的手背,眼底流泻出了暖意:“好,朕陪着你去。”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很是融洽温馨。
不过这会儿可是在慈宁宫准备处理“巫蛊娃娃”和含香被下毒害死的事情,因此,别看说了好些话,其实也没多久。
吴书来已经领着人进来了,看到吴书来后头的人,底下坐着的妃子们脸色各异。
有一脸迷茫的,有不知何解的,也有血色尽失的。
第一先审的便是桂嬷嬷,一个奴婢,还不需要帝后自降身份,因此出声的是吴书来,他指着桂嬷嬷右边的两个男子,问她:“桂嬷嬷,你可认得这几人?”
桂嬷嬷方才看了一眼,此时根本不敢往那边看去,低着头,脸上无一丝血色,只朝着太后重重地磕了几个头。
吴书来笑了笑:“桂嬷嬷不说也无妨,”他转身朝乾四、太后和景澜躬身拱手道,“皇上,老佛爷,皇后娘娘,此二人正是桂嬷嬷的儿子李大强和孙子李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