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回到了西三所,便又去了书房:“你下去吧,我想抄会儿孝经供奉我娘,没事不要来打扰我。”
明月福身:“是,格格。”随即便退了下去,轻轻地关上门,尽职地在门口守着。
紫薇看着关上的门,呆呆地站了一会儿,方才坐下,但她并没有如她自己所说的那般,抄写孝经,而是开始了又一轮的发呆,她觉得如今的一切都很是奇怪。
明明应该是小燕子先被皇阿玛认为格格?
明明去西藏和亲的是福尔泰?
明明宫里没有什么淑贵妃,也没什么兰鑫格格?
明明皇后娘娘没有这么好看,十格格也不是皇后生的?
几个月前,紫薇在迷茫,为何一切都不一样了呢?
如今,她已然清楚地认知到,她是紫薇,却又不是紫薇。
在她的世界里,是小燕子拿着信物先被认为格格,彼时的她不认得人,没有钱,也没有信物。她的亲哥哥,五阿哥却声声告诫她,不要枉顾小燕子的性命,不要把秘密说出来!
她的爱人,福尔康告诫她,小燕子深得皇上的欢心,令妃娘娘人很好,不要枉顾令妃娘娘的一片好心,不能把秘密说出来。
她看着目光冷漠的哥哥,看着苦口婆心的爱人,只能闭紧嘴巴。
后来,她终于进宫了,却是以宫女的身份,是她蠢,蠢到不知道原来宫女是要入包衣。
一个包衣身份的格格,怎么会有人看得起她。
但那时的她根本没想过这些,只觉得能跟爱人成为眷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皇阿玛还因此为福家抬旗,此时的她才知道,原来福家和令妃娘娘都是包衣出身,也才知道原来娶格格是可以给全家抬旗的。
做了几年格格,她自然知道抬旗对家族意味着什么,怪不得在临成婚前夕,皇阿玛还特意召见她。
“紫薇啊,朕知道,在你们眼里朕很是疼爱小燕子,但你才是朕的血脉,朕不会忘却,朕心里看重你,如今,朕问你一句,福尔康,真是你要的吗?”
紫薇抬头看着屋顶,想起那会儿自己是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呢。
她说:“皇阿玛,紫薇和尔康早就互许终身,紫薇认定尔康了。”
可惜,快要嫁给心上人的欢喜,让聪明的她忽视了皇阿玛眼中的失望之色。
不过,她对福家人的心免不了裂开了一丝细微的缝,她很想问公公婆婆,是不是想要抬旗,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对她这么好,她也想问福尔康,是不是因为想要抬旗,所以之前才会力劝她进宫当宫女。
但事已至此,她不敢问。
所以,之后的一切,其实就是她自作自受。
婚后,她发现京城人家的宴席从不会请她,即便皇阿玛时不时唤她进宫参与宫宴,以表示看重,但宫宴上,其他福晋从不与她说话,偶尔面对面遇到,也是带着假笑问候一句明珠格格来了,便扭转头走了。
她自来聪明,怎么会看不出她们眼中的轻视和鄙夷之意,他们看不起自己,所以不会请自己参加宴席,看不起自己,所以连话都不愿意跟自己多说两句,一个包衣格格,足够让人轻蔑。
接着,五阿哥封荣亲王,却被迫娶了知画。
那会儿他们才知道,原来小燕子在玉碟上仅仅是侧福晋,而不是嫡福晋,以后生出来的孩子是庶子,要唤知画一声嫡额娘,甚至连孩子的婚娶,小燕子都没权利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