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九章、八旗子弟的处理后续(1 / 2)

“皇上的意思,在京城西郊成立一个八旗子弟营,但凡十三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八旗子弟,便要到八旗子弟营训练,毕竟满洲是马背上打天下的,如今却这般荒唐,实属丢了先辈的脸面。”

景澜听着蔡兴财的话,微微笑了笑:“如此,至少京城大街上,那些走马遛狗,欺压百姓的八旗子弟会少了许多。”

“娘娘说的是,”蔡兴财恭敬地说道。

“不过,此次闹考的八旗子弟大约都是超过十八岁的,可否说了十八岁以上的那些人要如何?”景澜问道。

“回娘娘的话,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则要参与检验,若是检验通过,便可继续领取朝廷俸禄,若是检验不通过,则给予三年时间,三年后继续检验,若还是不通过,便取消俸禄一说。”

“至于三十岁以上的,皇上道让他们好生在家里教导好家中子弟。”

这个时代,成婚的年龄是偏早的,三十多岁,确实已经是当父亲的年纪,若是知事早的,说不定连爷爷都能当了。

因此,乾四这么说,也无可厚非。

景澜叹道:“皇上还是心慈。”

“皇阿玛说,八旗子弟的问题不是一早一夕的,要慢慢改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七阿哥走进来,听到景澜的话,便接口说道,“儿子给额娘请安。”

见到七阿哥,景澜脸上的笑意更甚了,连忙道:“快起来!”

蔡兴财躬身行礼:“奴才见过七阿哥!”

七阿哥虚虚扶了扶:“蔡总管不必多礼。”而后转头问景澜,“额娘可是在打听对八旗子弟的处置?”

景澜点点头:“坐下说,去给七阿哥端碗参汤来。”

青衣福身应是,而后便出去了,蔡兴财见他们母子似乎有话要谈,便也告辞出去了。

七阿哥见人都走了,便笑眯眯地黏到景澜身边,道:“额娘想知道,何不问儿子!”

景澜点了点他的鼻尖,笑着说:“快坐回去,这么大人了,还黏在额娘身边,成何体统,何况,你这几日忙得连晚膳都不曾回来吃,我上哪问你去!”

“这几日,儿臣跟在皇阿玛身边,很是学了许多东西,”见青衣端着汤过来了,七阿哥这才坐回位置上,又说,“皇阿玛说了,咱们满洲子弟毕竟少,所以处理得太急不行。”

青衣:“七阿哥,汤,小心烫。”说着把汤放在了七阿哥身边的茶几上。

七阿哥点点头:“谢谢青衣姐姐。”然后转过头跟景澜说,“但是不处理也不行,所以便让儿子几兄弟想法子。”

景澜好奇地问:“所以这个法子是你们想出来的?”

七阿哥点点头,端起参汤喝了几口,方才说:“准确地说,是儿子和四哥想出来的,至于五哥······”他顿了顿,冷不丁地问,“额娘,我总觉得五哥不像咱家的,像您说的,那脑回路有点奇怪。”

“浑说什么,这话让你皇阿玛听到,看他不抽你!”

“额娘别生气,儿子就是感慨以下而已,四哥也这么说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