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四十二年三月,固伦和敬公主下嫁,除了按固伦公主等级给陪嫁外,额外还有增加。
最后和敬公主下嫁的分例:“嵌东珠九颗朝帽一个,照《会典》添东珠一颗,添各嵌东珠七颗,金翟鸟五枝,添嵌猫睛一颗。帽及小翠鸟一支,随垂挂。”
“嵌松石珊瑚垂珠暖帽及金花一支,嵌东珠二颗,金佛一件。嵌东珠一颗、松石一块、凉帽后金花一支。嵌东珠七颗,金项圈一圈。嵌东珠九颗金箍一件,照《会典》添东珠一颗。”
“每须嵌小珠一粒,金花六支。嵌东珠二颗,耳坠三对。”
再加之与亲王、贝勒府为邻的固伦等级的公主府,并享受1000俸银,这大约是满洲最隆重的公主出嫁份例了。
不过谁让她是皇后嫡女又深受皇帝宠爱呢!
景澜也依照惯例另加了三份给她做了添妆,受乾四宠爱就是好,其他的格格嫁到蒙古就是嫁到蒙古,哪有留驻京城的,以后清儿······罢了,尽人事吧!
因着这个婚礼,整个乾十二年倒是喜气洋洋,再加之纯贵妃又有了身孕,皇嗣昌盛,乾四更是高兴得不得了。
从长春宫请安出来,景澜和淑妃相视一笑,这富察皇后跟纯贵妃交锋,自纯贵妃再次有孕便愈演愈烈了。
原先高氏去后,太后便想让淑妃晋位贵妃,被乾四和富察皇后以无子拒绝了,后富察皇后提出嘉妃,被太后以有外族血统否了。
随即三个巨头扒拉了一下,也没什么其他人了,因此在三个巨头的博弈下,贵妃之位这才落到苏氏手上。
而不是外面以为的,是因为苏氏有两个阿哥,这才晋升她的位置,当然这也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却不是绝对的。
景澜躺在自家的软榻上,一边享受着桃红的捶腿,一边享受着青衣的捏背,然后懒洋洋地在脑海里稍微整合了一下宫里的各方势力。
如今从牌面上来看,皇后身处中宫又有嫡子伴身,手下有嘉妃仪嫔令嫔庆贵人等人,毕竟是中宫正统,跟着的人多些。
当然其中嘉妃自身有皇子不太可能真心臣服与皇后,只是因为自身出身问题,需要借助皇后罢了,但凡有一丝希望,景澜相信,这个很能识时务的俊杰绝对是一只咬人不叫的狗!
而庆贵人是嘉妃宫里的,一般跟在她后面,手上有个四格格,虽说是女儿,但乾四女儿不多,三格格又出嫁了,还是那句话,有比没有好!
仪嫔是宫里的老人了,无宠无子,有时几个月都见不到皇上一两次,就是凑人头的;令嫔好些,皇帝一个月总会去她宫里两三次,但她是包衣奴才出身,目前来说也没什么建树。
不过她是富察家的包衣,比起其他人,富察皇后显然更为相信她,又或者是因为握着令嫔全家的性命前途,所以相信令嫔不敢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