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程副总师愿意将运十的初始设计进行修改,围绕民用载客和货运进行优化,竭尽所能降低飞机的运行维护以及制造成本,半年内给我一份改进时间表和可行性方案,我就能答应接手运十的后续研发资金投入。”
张煜的话语声音不大,传入程不时等人耳中却无异于平地惊雷。
他们为了能让运十项目得到保留不知道跑了多少部门,拜访了多少家企业。可要么是闭门不见,要么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出钱。
意外得到闫局长推荐,奔着死马当作活马医来找张煜,没想到他竟然是唯一一位有条件答应接手运十大飞机研发的人,还是一位民营企业家!
因为看到希望而欣喜的同时,程不时也非常为难。
将运十的设计改为民用载客和货运为主要用途,以降低运营、维护、制造成本为优先。听起来好像没有多大难度,实际上这恐怕不亚于将飞机设计全部推翻后重头搞。
程不时还没说话,男青年助手小心翼翼说道:“更改设计牵扯太大了,很多已经付出的劳动都要付诸东流,而且更改设计的话时间上可能会延长很多人能不能……”
“必须更改设计,不然这事没得谈!”
在这件事情上张煜的态度非常强硬,一点余地都不打算留。
历史上对于运十下马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很多业者所公认的一条就是作为一款对标波音707型民用飞机,运十其实一开始路就走歪了。
在设计之处考虑的是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大型飞机,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自然要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专机取代国外进口的飞机。
从一开始就是以专机用途作为主要设计用途而不是从载客量、安全性、载重系数与航程的综合经济性作为考量。虽然在结构材料上采用了刚刚突破但成本极高的军用级别航空铝材,可性能上比十几年前米国的7075航空铝材也没有多少优势。在整体长度比波音707短了至少两米的情况下,结构总重还要超出许多。加之发动机采用的是仿制米国普惠公司的老款涡扇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上跟已经开始采用新一代核心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完全没有可比性。单机采购价格更是完全没有自主产品的优势可言,甚至完成一架运十的巨大耗费足够买下一架半的波音或者麦道同类大飞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开八年来国家的经济虽然在逐渐好转,可需要资金解决的问题更加庞大。两千万的研发经费在四十年后的人们也许觉得国家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可在这个时代,就连军队要吃上肉都必须自己打猪草喂猪放羊去忍耐的时代里,钱真的是能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张煜而言,一年两千万元的研发经费也就相当于张煜全部产业半个月的净利润。当然,这些净利润也是要重新投入研发、再生产环节,并不是说挣的钱就全都进入张煜的口袋里睡大觉。只不过其中国内的产业能拿出来的钱其实比较有限,反而是大步迈向中东的游戏产业、东南亚和米国风生水起的保健品产业挣的大量外汇已经让张煜有点头疼该怎么尽快花掉。这些钱用好了能帮助张煜来一次颠覆性的产业提升,用不好甚至可能会被国外的政府机构以洗钱等罪名把所有的利润都给吞的渣都不剩。怎么把这些钱拿回来为己所用也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