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与众不同的路线(1 / 2)

筹备组装电脑生产并没有多大难度。只是比外贸商增加了一个动手拼装的环节,属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初级电工证这种基础工种都绰绰有余。如果张煜只是满足于简单的搞组装挣组装费,那岂不是跟未来的畅想公司落了个一样为国人所唾弃的局面。

好在张煜早就有所准备。依托龙江大学资源组建的云山软件公司和云山半导体公司都陆续有成果涌现。虽然多是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的延续发展,还没有真正的独创性技术搞出来。但张煜至少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

负责云山软件公司的仲教授给张煜一个好消息。

“系统方面我们以unix开源版本设计的“易”系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只是在匹配不同硬件时可能存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的不足,这需要进行大量测试来进行改良。如果可能,我希望每一台电脑都配备我们的“易”系统,积累庞大的使用数据后更有利于我们持续改进,做出更好的系统。”

软件系统上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硬件系统上却陷入了艰难抉择之中。

德仪已经多年没有投入桌面pc处理器的研发工作。上一款桌面处理器还是十年前的t9900这款定位比较失败的产品。

对标英特尔的同代处理器性能上没有出彩地方,还因为配套设备不兼容导致彻底失去了桌面pc市场。

这似乎已经成为德仪的通病。他们明明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却总是在关键技术突破前夜掉链子。虽然能够凭借雄厚技术实力稳住局面,可最赚钱的机会总是跟他们擦肩而过。这已经不能用运气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来解释。

不过黄令仪还是给张煜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们在德仪支持下根据t9900处理器基础上进行改良,目前已经设计出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的32位处理器。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申请了专利技术,因为德仪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所以专利与他们共同享有。”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英特尔的首款32位处理器就是前两年首发的80386。黄令仪与德仪合作搞出来32位处理器也算是紧跟技术前沿。

“另外我们借助德仪在risc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研发积累上设计了一款双核处理器,理论上性能比现在最好的80386芯片有更高的频率,更快的运算速度,更低的能耗!”

黄令仪的声音中透着骄傲。虽然她说只是理论,以张煜对她的了解,要是没有充足实验数据支撑,向来谨慎的黄令仪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就夸下海口。

“精简指令集”这几个字令张煜精神为之一振。这可是未来移动终端设备核心的前置科技啊!谁如果能在低功耗的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上占据先机,谁就能在三十年后的移动终端时代确立霸主地位!

亲眼见证过那个移动互联时代繁荣的张煜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黄教授!桌面处理器要继续保持技术更新,我会向德仪方面发出订单,给他们一些刺激。让他们知道电脑市场是有利可图的。至于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研发工作,要注意及时申请专利,这事关我们国家未来半个世纪能否追上世界一流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