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主动出击(1 / 2)

张煜在家中规划全新的“赛力佳”饮料如何寻找代工生产商如何安排原材料,如何保密配方等事情时候。

按照他的吩咐,刘五常、赵友志、王新泉、黄奇骁四人已经分乘两辆借来的摩托车连夜前往三十公里外的禹县。

上司动动嘴,下属跑断腿。没有加班费也义无反顾任劳任怨。能羡慕坏几十年后那几位认为加班是给员工福报的大佬们。

作为四人中的小头目。刘五常毫不忌讳的将今天发生在他家里的事情告知众人。

刘五常的意思很明确,他欠大哥张煜一个天大的人情,一辈子都还不完的那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跟刘五常这个性子执拗耿直讲义气的人混在一起的人,多少都是有同样的脾性。

听了刘五常的讲述,大家伙跟着张煜打拼的劲头就更高了。大哥都不嫌弃家境最差的刘五常,对他们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禹县是云山市农业大县。承担着为云山市两百万人口供应所有口粮和部分副食品的任务。

改开后禹县村镇经济逐渐得到快速发展。兜里有了些钱的村民们大多不甘于种地的那点收入,合伙谋划搞点副产增收。

得益于这个时代整体利好的经济面,社会风气也是朝气蓬勃。人人都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成为人上人。

时代不会辜负有准备之人。

然而总有些喜欢偷奸耍滑赚快钱的人喜欢钻空子。将资本敲骨吸髓的恶劣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刁氏兄弟在禹县搞起来的禹会就是这样的组织。

强迫农民入会,缴纳高额会费,然后再许以好处鼓励他们发展下线让更多人缴纳加入缴纳会费。硬生生搞成类似传销的组织架构。

组织规模迅速扩大,会员已经超过了三千人。承诺给会员的高利息看的就是发展新会员,以及放高利贷来补足。

发展会员补亏空难以持久。放高利贷往往是利滚利逼得借贷人无力偿还,然后就是刁氏兄弟指使人暴力催收。

禹县因此而发生多起暴力案件,惩治了一些人,可始终没有直接证据抓到刁氏兄弟的把柄。

几年来让他们越做越大。直到今天,也不知从何而起的一股有鼻子有眼的传闻突然就传遍了禹县镇子里乃至每一处村落。

“禹会要完蛋了!刁氏兄弟跑路了!”

所有庞氏骗局都是建立在让入局者信以为真,并且误以为自己不会是被骗的那个倒霉蛋的幸存者偏差概念。

往往这些骗局算不上高明。只要冷静细想就能看到许多破绽。奈何人性趋利选择性的忽略掉有危险的部分,只想着他人承诺的能给他们多少好处。

如今突然传播开来的流言蜚语就像是给烧水的锅底生出许多细密气泡后又添了把柴,加大了空气流速。

于是锅沸腾了。

当天禹县就有数百人聚集在禹会在禹县镇中租的办事点周围,嚷嚷着要还钱退会。

掌握禹会的刁氏兄弟没有出面安抚这些情绪激动的会员。更没有给他们任何的承诺。

因为禹会确实陷入了新会员越来越少,承诺高回报难以为继的局面中。

刁氏兄弟不出来平息人们的质疑和怒火,自然是引发更多会员们走上街头加入到向禹会索要高额会费的行列中。

他们每个人投入的会费都是超过五千甚至万元。那都是包括父母亲朋借来的钱,辛苦大半辈子,结果到头来被骗的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