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莫建东确实到了京都,才出火车站,就看见月台上挥手示意的杨平安。
“老同学,你可算到了。”
“让你久等,辛苦了。”莫建东上前和他碰了碰拳。
“说这话就见外了,赶紧的,车在外头等着。”
两人快步走出站台,上了车后,直接去了杨平安家。
老同学叙叙旧,只知道莫建东要找人,给了他地址。
“大晚上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两个老人就住在离我这不远的地方,你养好精神明天过去。”
“行!你也早点休息。”
莫建东哪睡得着,三十多个绿皮火车的路程他睡得够够的,杨平安一走,他便出了门。
京都的天气可比南方冷多了,他裹了厚实的军大衣,还冻的手脚僵硬。
按照地址摸到了李月霞父母住的四合院,莫建东打量着四周。
就这地段,仅凭李月霞的能力,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把父母安顿下来。
大半夜的这路上半个人都没有见着,莫建东转了一圈就回了杨平安那。
稍稍睡了会儿,天没亮他就起来去那院子外蹲着了。
六点出头点,那院子门就打开了,出来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挎着菜篮子,显然是出门买菜的。
这不是李月霞母亲,莫建东算准机会上前,故作匆忙的撞上那妇女。
那妇女猝不及防摔了一跤,捂着屁股连连哀呼。
“哎呦!看着点路啊!疼死我了!”
“不好意思大姐,您没伤着吧?”
非常事非常办,也是情非得已,莫建东连忙把人扶起来,又去捡起篮子。
“我说你怎么走路不看道啊!”
“不好意思我着急找人,没注意到您!要不我送您去医院看看吧?”
“医院就算了。”那妇女看莫建东道歉态度好,也没想追究,“下次注意点吧!也就撞到我了,这要是换成老人家,你可就完了!你这是干嘛?”
“大姐说的是。你这摔得不轻,这点钱你拿着买点营养品补补。”莫建东摸出二十块塞她手里。
“我也没啥大事,怎么好意思收……”说是这么说,拿着钱也舍不得还给莫建东,“你说你是来找人的,我在这做了好几个月的保姆,认识不少人,说不定我能帮你问问。”
“那真是太好了!”莫建东喜出望外,“我叔身体不好来京都看病,我堂姐又要忙出国的事,发电报让我来帮忙照顾老人家的。我这才下火车,急着找人又没有具体地址。”
“听你口音好像也是闽省的。你堂姐是不是叫李月霞啊?”
“您怎么知道我堂姐叫李月霞?”
“我就是她请回来的,哪能不认识!赶巧了,我正好在给她们家做保姆。你快跟我进去吧!”
莫建东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那妇女几乎没有怀疑为什么这样巧合,带着莫建东回去了。
不愧是经过历史沉淀得大宅院,精工细雕出来的屋舍,进去就让人心生敬畏。
这没实力,可不是谁都能住的上。
“你这堂姐是真有本事,买下这么好的房子给父母住,她自己不住着。”
“她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