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夫,您对自己的要求有些苛刻了。”
乔林连忙安慰他。
“不是苛刻,而是放松了。”
杨正凯反驳道:
“以前我觉得,在手术室里抢救受伤战士的生命,每天做十几台手术,劳动强度一点不比前线的战士们差,可今天我才明白我错了,我付出的只是技术和体力,可战士们却是在拼命!”
“自从跟着部队一起行动后,我一点忙都没帮上,反而处处需要战士们照顾,光是走条山路就已经这么费力了,我都不敢想象你们在前线有多艰难,与其让我继续留在这里拖大家的后腿,还不如趁早回去,也能给你们减轻压力。”
听着杨正凯的话,乔林沉默了。
这番类似于检讨的陈述,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刻了。
能想到这些,说明杨正凯并不是一个自以为是人,相反,他有很清晰的自我认知。
尽管这份认知是在切身感受到挫折后才产生的。
凭良心讲,乔林是认可杨正凯的。
他和金熙花,的确是暗刃目前最大的两个累赘,可是真的能让他们就这样回去吗?
答案是不能。
抛开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宗旨不谈,其实杨正凯和金熙花存在的作用也很不一般。
在战场上,一支配有医护人员的部队,战士的存活力要远高于没有医护人员的部队。
其实战士阵亡率最高的原因,并不是被子弹击中,除了那种一枪毙命的情况外,大部分伤员都是死于失血过多。
很多战士在受伤后无法行动,又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这也是乔林在组建暗刃之初,就将战场急救也纳入了战士必须训练的原因。
很多时候,一条止血绷带,一个稍微懂点急救常识的战友,就能挽救一个濒临牺牲战士的生命。
杨正凯是位有实力的外科大夫,他的能力可以将伤势更重的伤员抢救回来。
暗刃的人数本来就不多,每保住一个人,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这就像是一场赌博,在没有战士受伤的时候,杨正凯和金熙花就是闲人和累赘,没有半点用处。
可一旦有战士受伤,那他们就是保证暗刃战斗力的王牌。
“杨大夫,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如果每个人都计较出力大小,都上战场去拼命,那我们永远打不赢这场战争。”
在心里作出了决定之后,乔林开始开导这位老同志了。
“前半句我懂,可后半句是什么意思?”
杨正凯有些茫然地看着乔林,忽然觉得听不懂他说话了。
“就像是盖房子一样,一眼看上去,可能最重要的就是砖头了,如果人人都想着去当砖头,没人愿意当混凝土,当钢筋,当房梁,当瓦片,这种用砖头垒出来的房子有什么用?”
乔林打了个比方。
“会倒塌。”
杨正凯下意识地说道,随即就觉得自己的回答有点傻。
“没错,没有混凝土,一阵风过来,墙就会倒,没有了钢筋,几公里以外的炸弹爆炸就能把房子震塌,没有了房梁,这房子就只能叫四面墙,没有瓦片,屋里屋外还有什么区别?”
乔林点点头,觉得杨正凯说的很对。
“可我还是觉得自己在这里起不到什么作用。”
杨正凯虽然认同乔林的观点,但依旧在固执地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