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相比起麦场上那些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这些皮箱给了陈旅长一个大大的惊喜。
如果不是李云龙主动拿出来,事前他并不知道有这些东西存在。
这次掐算着时间赶来独立团,一是来看看部队的具体损失。
毕竟攻打博阳城的难度过于巨大,即使他没有亲临现场,也能想象到会有多么惊险。
这在同级别的部队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独立团却做到了。
虽然因为这场战斗,八路军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军事力量,但也只能做到阻击和牵制小鬼子的部队,让他们无法增援博阳。
是否能成功攻克博阳,最终还是要靠独立团自己。
现在的独立团经过上次的失败后,基本等同于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兵是新兵,战斗经验基本为零。
让这样一支部队去打这样一场打仗,即便陈旅长对李云龙有信心,也未必对整个独立团有信心。
其实他是能理解李云龙的。
当初让李云龙接手独立团,就是为了能够振兴这支因为打了败仗而变得一蹶不振的部队。
攻打博阳,除了所谓的报仇,以及考虑到全局的战略方向,陈旅长还看到了李云龙的另一层意思。
他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独立团重新焕发活力。
尽管这个方法有些冒险,可不得不承认,一场打得胜利带给战士们的激励,远要比宣传的口号有用的多。
得知独立团去攻打博阳后,陈旅长整整一夜都没有合眼,一直在牵挂着这支还没有真正走上过战场的部队。
直到第二天下午消息传来,独立团胜利攻克博阳城,他才踏实下来,继而又开始担心部队的战损情况。
战报里并没有关于独立团具体伤亡情况的汇报,如果为了打下博阳城把独立团拼光了,那他也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在得知独立团已经撤出博阳城后,他估算着时间,立刻从旅部出发,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麦场上堆积的武器装备很耀眼,但陈旅长第一时间却是奔向了张大彪。
询问后得知独立团这次的攻城战斗虽然经历了不晓得困难,伤亡也很严重,但整体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才算彻底放下了心。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营战士们的精神状态很饱满,而且斗志也比以前更昂扬了,说明这场战斗的确对独立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第二件事,就是为了敲打敲打李云龙。
对于这个不听话的部下,陈旅长是又爱又恨。
当然爱是大于恨的。
从博阳撤回来,接下来的事基本上就跟独立团没什么关系了,各地的战斗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战场,等着分出最终的胜负就行。
独立团的事了了,但李云龙的事才刚开始,在这个相对敏感的时间里,他可不想李云龙脑子一热,又带着部队去别的战场。
要是再惹出乱子来,别说是陈旅长,就算是总指挥都救不了他了。
只有让李云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了,他心里才会有顾虑,才不会再肆意妄为。
老老实实地在独立团待着,等到这场全面战役结束,上级再象征性地发布一个处理结果,这件事才算最终结束,悬在李云龙头上的那把刀才能拿下来。
这次来独立团,除了警卫连外,他特意抽调了一个营过来,为的就是把独立团缴获的装备带走。
虽说这批装备的确令人眼红,但以陈旅长的气量,还不至于亲自来找李云龙要。
就算他不来,李云龙也得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