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倭人的伪儒学(1 / 2)

当问题上升到整个军队的层面时,他这个战略区的司令就脱不了干系了。

这件事的损失不算严重,但影响太大了,一旦传到天皇或者总司令部,被追责的是吉野英士,而不是已经被干掉的井边冥夜。

而且他还要面对来自倭国内部的舆论攻势,以及军队内部的纷争。

毕竟华北战区的意义重大,他身为战略区司令,统领整个战区的军务,这个位置,可是让很多人眼红的。

到了他这个层面,作战的事,一般都有下属们去操心,他的精力,大多都放在了党派争斗上。

倭军的党派争斗尤为严重,所谓的效忠天皇陛下,谋求大东亚共荣这些鬼话,不过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之所以发动侵略战争,归根结底为的就是一个利字。

倭国本身就是弹丸之地,四面环海,自古就是一个荒岛,资源匮乏鸟不拉屎的地方。

后来徐福下东洋寻仙药,数千童男女同行,流落在这里,同岛上的土著原民结合,逐渐诞生了倭人。

倭国信奉儒学,但又不是真正的儒家之学,其原因是儒学还未流传进入之前,倭人还属于半开化的状态。

有语言,但是没有文字,货币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等都处于混乱状态,各地倭人自创数个流派,以道自居,国内形势混乱不堪。

后来儒学流入,这种正统意义的上的文化学说很快就在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倭人又不甘心奉外来文化为主流,便自作聪明地将当地各种流派与儒学融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儒学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思想这种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朝闻道夕可死固然突出了正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其中的“道”,也可以理解为文化,却是需要经历长期的积累,和无数次的验证,才能够被民众所接受。

尤其是自创的学说,更是需要反复论证,甚至是千百年的沉淀,才能自成一派。

倭民旧居孤岛,故步自封,千百年来早已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可文化却是以前没有的,突然有了这种被他们“加工”过的儒学,便迅速传播起来。

这种没有经过验证,没有得到完善的文化,其中存在的问题可想而知。

于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倭人的思想观念逐渐走上了歪路。

以儒学为基,倭国效仿神州,历史上也曾出现了战国时期。

在这段时间,倭国战火四起,以屠戮和残杀为荣。

后来,倭国又出现了武士时代,浪人时代,不管是什么名称,但其内核心以抢夺和暴力唯尊。

长期以来,倭人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偷抢这种为人所不齿的下作行径,于他们而言,却是满足需要的正常途径。

缺少什么,就去偷,就去抢,不劳而获甚至被视为荣耀。

这也是古代海洋里倭寇横行的缘故,袭击海岸城镇,打劫过往商船,以此来谋取利益。

而且这种卑略的行为,竟然还受到倭国内部的支持,有很多的海盗团队攀附在倭国权臣门下,以此来获得庇护。

现代社会中,有些学者认为侵略战争不能完全归咎于倭国,因为主导侵略的是倭国主义派系。

但事实上,军国主义的兴起,就是因为倭人本身就具有这种劣根性,数百年的邪道思想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