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阁下,藤原旅团这次的事件,恐怕不是兵变那么简单。”
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道口荣介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向您汇报发生哗变的,是藤原旅团的参谋官江口太郎,而我询问当时封路戒严的士兵,他们却说正是密谋夺权,发动了兵变。”
“你的意思是,其中有一方在说谎?”
北原千夜眯着眼睛想了想,抓住了重点。
“是的,而且我怀疑说谎的,就是从前线撤下来的那些部队。”
道口荣介点点头,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那些投降士兵的口供,他对这起事件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按理说,现在还活着的,都是打着镇压兵变旗帜的部队,从缩小事件影响的角度考虑,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你有证据吗?”
见道口荣介给出了相悖的意见,北原千夜追问道。
必须要了解这件事的真相,才知道该如何地妥善处理。
“没有,但这件事并不复杂,上次我去藤原旅团的时候,见过江口太郎,是个很胆小的人,这样的人充其量就是想办法捞点好处,发动兵变的事,他是不敢做的。”
道口荣介很肯定地说道,以他看人的眼光,相信自己绝不会看错。
“也就是说,整起事件最初的本意,很可能就只是一场哗变,这个江口太郎被杀,属于灭口,真正发动兵变的,恰恰是那些喊着镇压兵变的部队。”
北原千夜相信道口荣介的判断。
一个胆小的人,也许偶尔会冲动,做出大胆的事。
但发动兵变这种事,并不是一时冲动就敢做的,因为冲动只是暂时的,而兵变需要长期的密谋和计划,并且有策反部队和统领指挥的能力,胆小的人,不具备这些条件。
“可能最初都不是哗变,那个江口太郎也许是被吓倒了,向您虚报了真实情况。”
道口荣介继续说道。
“这...”
北原千夜一时有些糊涂了。
两方对立,就应该有对错之分,既然道口荣介判断发动兵变的,是那些从前线撤回来的部队,那错的就是他们,而参谋官代表的就是对的一方。
可现在道口荣介又给参谋官扣上了一顶谎报实情的帽子,岂不是两方都错了?
“将军阁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是那些作战部队同藤原旅团指挥部发生交火,最后作战部队打败了指挥部,可以理解为作战部队发动兵变攻占指挥部,也可以理解为指挥部发动兵变,被作战部队镇压,可这是结果,无法向军部解释,因为其中牵扯到了一些细节。”
道口荣介扭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警卫,压低了声音说道。
“你们去通知厨房,今天的午饭取消,把门关上。”
北原千夜冲着门外的警卫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