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申也看了眼手表。
全歼那个小鬼子大队,骑兵连最大的收获,除了武器和人头外,就是手表了。
一千多小鬼子,缴获上来的手表数量可不少。
骑兵连一百九十三个人,虽说不是人手一块,但三个人一块手表富富有余。
乔林自然也被战士们热情似火般孝敬了一块,从此摆脱了判断时间靠观察和默念的原始阶段。
除了手表外,还缴获了一支勃朗宁手枪。
这种枪体积小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相比起八路军干部配备的驳壳枪,可要高级不少。
当时见乔林拿着这支枪翻来覆去地看,拆下套筒又熟练地组装上去,骑兵连上下就明白教官八成是看上这把枪了。
后来乔林决定要把缴获的武器全部上交旅部支援前线,孙德胜趁机表示,这枪虽然不错,可送到前线也没什么作用,还不如让乔林自己留着,正好他也没有配枪,每次出任务都得背着一支马步枪。
乔林也没有客气,就“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不过这把枪他并没有留着自己用,回到团部后,一转手就从李云龙那换了把驳壳枪。
理由其实很简单,勃朗宁虽好,子弹跟不上啊。
这种枪在战场上极少见,乔林又是需要经常执行任务的人,没了子弹的勃朗宁在他看来还比不上一把刺刀好使呢。
当然,这个理由他是不会跟李云龙说的,他只是说自己缴获了一个稀罕物,想着给团长暖暖手,听得李云龙直夸乔林有良。
就这样,乔林用一把只装了六颗子弹的勃朗宁手枪,成功地从李云龙那换来一把驳壳枪,外加一百二十发子弹。
这买卖,不亏。
“熬夜不怕,今晚要是能一网打尽,兄弟们以后睡觉都能踏实点,通知下去,都精神点,别到了后半夜打瞌睡。”
乔林随后说道,双眼紧盯着那个女人。
已经这么晚了,可对方还没有要进山洞的意思,她难道就不困吗?
应该是在等人,就像之前等那两个男人一样。
山洞里有电话机,可不管之前被抓的那些小鬼子间谍,还是今夜所看到的的这几个,都没有发现电台的存在。
由此可以初步判断,这个潜伏进来的间谍部队,与外界小鬼子联系的途径就是通过电话,因为这样更加直接,而且还节省时间。
即使是便携式的军用电台,每隔一段时间也需要充电才能维持运转,可电话却避免了这个麻烦。
那些被抓的间谍交待,他们并不清楚此次带队的人是谁,只是定期将自己获取的情报放到指定位置,并且从那里领取最新的指示。
这是很正常的单线联系方式,在间谍领域很普遍,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保密性,不会出现一人落网被带出一串的情况。
乔林推断,根据地内的这个间谍部队应该分为三层。
最下层也就是人数最多的一层,他们负责具体执行各种情报的打探,也就是已经被抓获的那批人。
因为他们做的是具体工作,需要经常抛头露面,暴露的几率也最大。
但他们只知道是谁在传递命令,并不知道谁是命令的发布者,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工具人。
中间一层,就是传递命令的间谍,他们的人数应该不多,每个人负责一定数量或者一片区域内的下层工具人。
他们知道带队的是谁,但不会向下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