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能够守住根据地,保护好群众,就已经是极限了。
就在前线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留守后方的独立团还是一如既往的清闲。
从一营到六营,每天除了正常的战术训练外,就没有其他事可做。
绝大部分新兵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听老兵讲过去打仗的故事。
晌午时分,从团部出发的通信班战士,陆续进入了各营的驻地。
“大演练?这是什么东西?”
一营长张大彪看着手里的文件,一头雾水。
通信班的战士把文件交给他的时候,还特意传达了团长的指示:
一定要认真研究,并且贯彻落实。
“好像是让各营之间比武,还要进行对战练习。”
指导员汪明成翻看了一遍,大致上看明白了。
“比武?那谁能比得过咱们营?大刀...”
张大彪的起初还是自信满满,可话说到一半就停下了。
现在的一营已经不是以前的一营了。
自从五丫口一战后,一营基本上被打废了。
全营共计三百个有过战斗经验的战士全部上了战场,最后回来的只有五十人。
这都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还有一半的伤员没有痊愈。
虽然李云龙后续又给一营补充了新的兵力,可那全都是新兵。
一营现在的新兵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可以说是全团六个营中,战斗力最差的了。
以前让张大彪引以为傲的大刀队,也已不复存在。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独立团一营,和新兵营没什么区别。
团部突然下发了这么一份开展大比武的文件,从表面上来看,是为了促进全团战士更加贴合实战进行训练。
但由于各营之间的实力差距,这场比武并不公平。
比如二营和三营,那都是独立团之前的老部队,参与过的大小战斗无数,尽管后期补充进来了不少的新兵,但原先那些老战士个个都是作战经验丰富。
而四营、五营、六营,则是李云龙来到独立团之后,开展征兵扩充出来的部队,除了抽调过去的营连排级干部充当教官的作用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新兵。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部队里也是一样,哪支部队有经验的老兵多,实力自然更强。
可军人的身份,尤其是像张大彪这样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早已把不怕死和不服输两种精神刻在了骨子里。
不管是战斗还是比赛,他们不会强调客观原因,赢了那是自己的本事,输了,那只怪自己技不如人。
谁想输?
没人想输。
张大彪更不想,他好歹也是李云龙麾下头号战将,要是这次比武输了,丢脸的不光是一营,更是给团长丢人。
“比武不是三天后开始吗?奶奶的,三天老子照样能训练出一支敢拼敢杀的部队!来人,通知全营集合!”
张大彪一拍桌子吼道。
能不能赢他也不敢保证,可还没开始就先怕了,那不是他的作风。
训练场上,一股紧张的气氛蔓延开来。
“谁小时候练过功夫?出列!”
“谁的力气比较大?出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