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不一般的大米(1 / 2)

“哪有?我的意思是说,赶走了小鬼子,还能吃上这样的饭,那就是好日子了。”

孙德胜涨红了脸,连忙解释。

抗战时期的北方,大米的确是稀罕物,很多八路军战士没吃过米饭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没吃过。

毕竟八路军天南海北哪的人都有,对于那些在鱼米之乡长大的战士来说,窝头比米饭更稀奇。

“咦?这米好像不是咱们国家产的吧?以前从来没吃过。”

出身江南的战士柯雪福吃了口米饭后,当时就尝出了不对。

“是不像咱们南方的大米,可能是东北那边产的吧。”

另一个老家也是江南的战士赵大顺随口说道。

南北方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产出的大米味道也是不同的。

“不对不对,我家有个远房亲戚就是东北的,来我家时带了些东北大米,不是这个味,这大米味道不对,肯定不是咱们国家的大米。”

柯雪福很肯定地说道。

两人的对话很快就引起了其他战士的注意,大家纷纷停下手里的筷子,扭头看向他们。

对于很少吃大米甚至是头一回吃大米的人来说,能从米饭的口味判断产地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这就类似于给了你一个窝头,让你尝一口后分辨出这个窝头是村东头李婶家做的,还是村西头张婶家蒸的一样。

胡宗万说孙德胜是个吃货,就是随口开了句玩笑,没想到真正的吃货隐藏在战士中间。

“不是咱们国家的大米还能是哪的?总不能是从云彩里长出来的吧?”

“这味道不对吗?这大米该不是坏了吧?”

“别瞎说,吃着挺香的,怎么可能坏了?”

......

因大米产地的问题引发了战士们的争论,本来是两个人的对话,结果愈演愈烈,全连都参与进去了。

有战士认为这肯定是国产大米,只是柯雪福以前没吃过而已。

也有战士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大米可能放坏了,导致口味出现了区别。

还有战士认为是柯雪福的味觉出了问题。

总之一顿晚饭吃着吃着,就发展成了群体辩论赛。

没办法,小百科乔教官只得被迫上线,给战士们解疑答惑:

“都安静一下,别吵了,听我说!”

乔林放下碗筷,拍了拍手说道。

他好歹也是在三个时代生活过的人,接触过的事物非常多,今天的米饭他吃了一口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作为全国最高军事学府的研究生,从小就被特招进校重点培养的军事人才,乔林曾数次被派往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在这期间,他也吃过不少国家的特产美食。

而今天这顿大米饭,恰好就是其中一个国家的特产。

院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战士们全都看着乔林。

“澄清两件事,柯雪福的味觉没出问题,这个大米也没变质,柯雪福说的没错,这个大米还真不是咱们国家产的。”

乔林环顾了一下四周,微笑着说道。

战士们依旧保持安静,柯雪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