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现粮食不够后,他一直在思索该怎么解决。
跟村里的老乡借粮?
不现实,村民家里的粮食都不多,自己还不够吃呢,哪来的余粮往外借?
找上级要?
更不可能,所有的粮食都是定额分配,凭什么骑兵连就要比其他部队多领一份粮?
缩减口粮省着吃?
来不及了,五天的口粮再怎么省也不够半个月吃的,再说战士们还要训练,饿肚子还是小事,就怕没体力跟不上训练步骤。
到时候不光挨了饿,训练也没成绩,两头落空。
翻来覆去想了一夜,孙德胜也没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无奈之下只能厚着脸皮向乔林寻求帮助了。
“五天,刨除今天就只剩下四天了,也就是说最后十天咱们骑兵连无粮可吃了。”
乔林在心里默算了一下,等到下次发粮,正好是骑兵连结束训练的日子。
这十天该怎么过呢?
他不是粗心的人,当初向孙德胜保证解决粮食问题的事他一直挂在心上。
当初那么有底气,是因为他没干过后勤工作,觉得这并不算什么难事,他以为找个时间回趟独立团,找李云龙开个口就能把缺少的粮食要过来。
可昨晚他和陈旅长聊天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天真。
因为担心会让陈旅长重提骑兵连的事,他就没敢直说,而是拐弯抹角的询问陈旅长,独立团战士们老说吃不饱,口粮不够了怎么办。
结果陈旅长就给他普及了一下部队口粮配发的知识。
原来八路军和其他军队不同,除了有番号在编的部队会有配给的口粮外,像独立团、新一团这种编外的部队,口粮问题都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因为部队随时都有可能打仗,并且根据战局的变化更换驻地,所以种地产粮并不现实,所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花钱买。
八路军不是土匪恶霸,不会在驻地强征或者强抢百姓的粮食,如果百姓手里有多余的粮食,八路军就会以比市面价高一点价格从百姓手里买粮食。
如果百姓手里没粮,那就只能想办法从外地买粮食运回来再分配给各部队。
而购买粮食的过程也很复杂,战乱,还有各方的封锁,往往需要经历很复杂的程序才能买到。
打个比方,独立团想买一千斤白面,可是当地没有,一百公里外的县城有,所以只能去那买。
但这可不是派人过去交了钱把白面拉回来那么简单。
首先小鬼子不会眼睁睁看着独立团去买白面的,会在沿途设立数道甚至几十道封锁线进行拦截。
就算躲开了这些封锁线,成功到达了县城,小鬼子也会想尽办法让有白面的商家拒绝把白面卖给独立团,比如恐吓、威胁、甚至直接杀人把白面抢走。
就算瞒过了小鬼子,还有一些其他不怀好意的势力也不想独立团能买到白面,继续从中作梗。
等到排除千难万险,终于把白面买到手了,往回运输又成了问题,一千斤白面不是一粒豆子,可以藏在身上,如何穿过小鬼子的封锁运回去?
只能绕路走。
原本一百公里的路程,可是等这一千斤白面运到独立团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绕了几千公里的路,从县城买的白面,可能是从外省运回来的,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晋西北地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本就不高,百姓们都不知道什么叫余粮。
所以八路军战士的口粮,基本上都是从外地买回来的,还得时不时救济一下当地没粮吃的穷苦百姓。
财政紧张、运输困难,种种条件限制让八路军每次购买的粮食基本上只能够一到两个月的,所以才会定量配给。
而在有粮的这段时间,八路军也在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购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