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云龙的哲理(2 / 2)

更多在于后天的养成,同经历,生活环境,接收到的教育等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

“不同身份的人,要凸显出符合身份的特点来配合形象,比如说旅长,他是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人,是帅才,所以你看他平时往作战地图前一站,小眼镜一戴,是不是就给人一种很有智慧运筹帷幄的感觉?”

李云龙来了兴趣,开始给乔林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还真是。”

乔林连连点头。

旅长的外在形象让人一看就会产生很睿智的感觉。

“可一般这种人都是比较文绉绉的,比如三国里的诸葛亮,戴着头巾,拿着羽毛扇,很儒雅,但旅长是军人啊,你看他说话头头是道,很少长篇大论,发脾气的时候绝不含糊,却不会让人觉得粗鲁,反而让人觉得这就是军人的铁血气质。”

李云龙又拿诸葛亮和陈旅长作对比,形容他的特点。

“行啊团长,你这肚子里可没少藏干货,谁要敢说你没文化,我第一个不信。”

乔林竖起大拇指,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番分析也太贴合实际了,简直把陈旅长的神韵都形容出来了。

“咱不一样啊,虽说是团长,大小是个官,可作战部队的官职责就是打仗,那得跟战士们拉近距离,太严肃了别人怕你,太聪明了别人躲着你,战士们都是穷苦出身,更喜欢跟那些说话荤素不忌,做事豪爽粗鲁的人亲近,只有把战士们都拧成一股绳了,这部队才有战斗力,能在战场上打胜仗那才叫本事,跟自己人显摆脑瓜子那叫虚荣。”

李云龙结合自己和独立团的关系,又给乔林上了一课。

“精辟!团长啊,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原来只以为你懂打仗会打仗,今天才发现你既能文也能武,双才啊!”

乔林由衷地说道。

他从来都不相信李云龙只是个单纯的武夫,尤其是上次目睹了和孔捷、邢志国的吵架大戏后,他更加坚信这个团长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可此刻他才发现,李云龙的智慧,恐怕早已超乎自己的想象了。

“李云龙,你小子又吹什么牛了,忽悠人家拍你马屁?”

话音刚落,陈旅长又风风火火地回来了,还没进门就听到乔林的钦佩之词。

“哪能啊,旅长,就瞎扯了几句。”

李云龙换上一张憨厚的笑脸。

“乔林啊,这是我从参谋部老秦那借来的,前些年从战场上缴获的,你可小心着点,别给弄丢了。”

陈旅长拿出手表递给乔林。

他在旅部找了一圈,基本上都是怀表,最后在参谋部才见到一块手表,硬是借了过来。

欧米伽。

一看标志,乔林乐了,这可是老牌子了。

“放心吧旅长,明天一定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乔林把表套到手腕上,扣紧表扣,甩了甩,还挺结实。

“啧啧,乔林,你可加小心,秦副参谋长对这表比对他老婆还亲,要是有什么闪失,咱独立团跟参谋部的梁子可就彻底结下了。”

李云龙一眼就认出了这块表,当年秦副参谋长可没少在其他人面前炫耀。

“什么梁子不梁子的,咱是军队不是土匪,说话别那么难听。”

陈旅长瞪了李云龙一眼。

“唉,这世道,警卫员都戴上手表了,我这个团长还得看日头算时间。”

李云龙又说起了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