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的事稳了,军装的事也定了,接下来就是训练新兵,组建民兵队,以及找小鬼子弄武器了。
这人一有了干劲,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乔林连锻炼的时间都没有,每天跟着李云龙各处跑。
去征兵现场帮忙把关招新兵,布置训练任务,联系各乡的群众留意鬼子的行踪
每天从早忙到晚,骑马骑得屁股上都磨出了一层茧子。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按照预定的计划,独立团征兵的对象都是三十岁以下,身体健壮的男青年。
可有不少思想进步的女青年也嚷嚷着要当兵。
虽然古代也出过花木兰这样的巾帼英雄,可在那个年代,大男子主义的意识还是比较重的。
不是不尊重女性,只是上阵打仗这种事,普遍都认为是男人该做的。
至于女人,在家绣绣花,做做饭,种种地就行,舞刀弄枪的不太合适。
结果这一下就产生矛盾了,那些想参军的女青年认为这是贬低女性,看不起女性,嚷嚷着要去指挥部告状。
上战场打仗本身就是体力活,危险性又大,的确不适合女人。
可要是斗嘴,十个男人也吵不过一个女人。
大道理讲不通,小道理说不明,几个回合下来,负责征兵的战士就败下阵来,被那些女青年们损得面红耳赤。
都是根据地的群众,话说的太重不合适,说轻了又不管用,面对一波又一波来求助的下属,李云龙也是头大如斗。
为了不让征兵的事受到影响,乔林只得挺身而出,给李云龙出谋划策。
很快,独立团就修改了征兵的要求,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同意招收女兵,但是有条件。
从各部队挑选出尖子兵来做样板,只要行军能追的上他们,负重能比得上他们,就同意让他们入伍。
这条件虽然看着简单,其实是很严格的,这些尖子兵可都是受过长期训练的,身体素质很强,比速度和力量,别说是女人了,就是一般的男人也比不上他们。
为了消除女青年们的怀疑,独立团还特意声称,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射击打靶和战斗技巧这些不是天生就会的,可以等到入伍后再训练,只要体能达标就行。
那些想参军的女青年哪能看得透这是个烟雾弹,纷纷信以为真,踊跃报名参加选拔。
几轮下来就没一个达标的,不过愿赌服输,这些女青年们也不闹着要告状了。
独立团不招女兵是独立团有问题,可现在独立团招女兵了,达不到标准就是自身的问题了,再闹可就是耍无赖了。
“乔林,有你的,你不光脑子好使,忽悠女同志也是一流的。”
得知女青年的问题被迅速解决后,李云龙就只剩下服气了。
“什么忽悠?我这是以理服人。”
乔林给自己辩解。
受过新思想教育的他不会真的将女人排除在军队之外,只是他认为应该把这些有志女青年安排到适合她们的岗位。
很快,在乔林的建议下,独立团又宣布了一条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