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兵太多也麻烦(2 / 2)

“呵呵,功名利禄于我如粪土。”

乔林立马就高兴了。

“少跟我拽这些文的,我发现你小子看着忠厚,其实一点也不老实,挺会拍马屁的,当初要给我当警卫员的时候就说仰慕我,今天见了旅长又说仰慕人家,你到底仰慕多少人?”

李云龙忽然问道,想起这事就郁闷,乔林几句话就哄的旅长对他和颜悦色,反倒对自己吹胡子瞪眼。

“英雄都是需要去仰慕的,你跟陈旅长一样,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乔林一听语气不对,连忙恭维起来。

虽然明知乔林这话是在忽悠自己,可李云龙硬是一点气都生不起来,只能暗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乔林这小子还真是八面玲珑。

得到了陈旅长的许可后,独立团立刻开始着手征兵事宜。

由团部将消息下达到下属各部队,再由各部队传递给驻地的群众。

仗义多是屠狗辈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乡下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但一颗爱国的心却是极为赤诚的。

如今国难当头,要想报效国家,投身军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连年战火导致百姓们的生活都极为困苦,吃不上饱饭穿不上衣服几乎就是当时农村百姓日常的真实写照。

尤其是小鬼子入侵以后,隔三差五的扫荡骚扰,更是把百姓们推进了水深火热的境地。

要是家里能有人当兵,无形中也是对整个家庭的保护。

只是八路军纪律严明,抗战初期在根据地主要任务就是抗击小鬼子,没有急于扩张,因此很多想投身军营的人也是参军无门。

再加上八路军本就是人民的军队,在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很好,突然得知开始征兵了,十里八乡各家各户都踊跃报名。

仅仅三天的时间,报名参军的人几乎踏破了独立团下属各部队的门槛。

“他娘的,群众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

李云龙看着各部队送上来的报告,嘴巴都快笑歪了。

原以为这次征兵能招个一两千人就很不错了,可短短几天的时间,光是登记在册来报名的就已经超过了七千人。

不光是独立团防区内的百姓踊跃报名,就连周边县区的百姓都闻讯而来。

这还只是初期的人数,估计再过上几天,来报名的人数都能过万。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如果把这些报名参军的人全都吸收进部队,那独立团的总兵力就相当于常规部队的一个师了。

当然,八路军因为某些原因的限制,部队的编制和常规部队不同。

单是三八六旅,虽然是旅级建制,可实际人数远超一个师。

所以就算独立团能实现兵力过万,但编制也只能是团级。

欣喜过后,烦恼也随之而来。

考虑到具体情况后,李云龙发现,参军的人数太多也是个麻烦。

首先,武器装备就是个大问题,目前能参加战斗的就只有独立团现有的战士,得从小鬼子手里缴获多少武器弹药才能给这些人把武器配齐?

其次,物资也是个难题,武器的事可以往后拖拖,但军装呢?都当上八路军了,总得给人发身军装穿吧。

最后,如果把这些人都吸收进军队,那根据地的青壮劳力几乎就剩不下多少了,春耕秋收这些农活谁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