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一早,团部通讯员就骑马去各部队传达命令了。
一营是离团部最近的部队,营长张大彪正带着战士们练大刀。
张大彪在新一团就跟着李云龙,可以说是心腹爱将了,在战场上杀过不少敌人。
此人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武功,却有着一身蛮力,而且从小就喜欢拿着大刀耍,自己研究出了一套刀法。
参军后,张大彪也把这个爱好带进了部队,那时候条件艰苦,部队弹药严重不足,作战时经常要跟敌人拼刺刀。
对张大彪这种玩惯了大刀的人来说,刺刀体型小,威力有限,除了捅刺外,几乎没有别的作用。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对敌人造成重创,张大彪便自发组织了一个大刀队,用的全都是铁匠打造的冠头宽背大砍刀,也就是抗战中最常见的无极刀。
这种刀份量很重,威力极大,一刀下去就能直接砍断脖子。
再加上张大彪自创的刀法注重实用性,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招式,在战场上一旦开始白刃战,他带领的大刀队总是杀敌最多的。
上级对于大刀队的战斗力是看在眼里的,于是也就默许了他在部队中未经允许,私自组建大刀队的事。
在新一团的时候,张大彪就是营长了,在营里组建了一支两百人的大刀队。
当初李云龙抗命,不按规定时间突围,跟在他身边同鬼子部队鏖战的就是这支大刀队。
后来独立团遭受重创,上级只得重新启用已经被降为被服厂厂长的李云龙。
临危受命的李云龙面对独立团这个烂摊子,没有要求人员装备,只向上级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把张大彪也调到独立团。
光从这件事就能看得出来,李云龙对这员爱将有多看重了。
张大彪是平调进独立团的,担任一营营长职务,可此时的一营,只剩下不到两百人,相当于一个加强连。
到一营上任后,张大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当地的铁匠,打造了一批大刀,把整个一营都变成了大刀队。
由此一营也成为了独立团最怪异的一支部队,全营战士除了步枪外,每人后背上还背着一把大刀。
为了让战士们迅速掌握杀敌的刀法,这些天张大彪一直在加紧训练战士们用刀。
接到团部通信员的命令时,张大彪第一反应是自己听错了。
远了不敢说,起码在三八六旅,单论玩刀这一项,张大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他实在不能理解团长是怎么想的,竟然让他这个第一刀客去跟乔林学刀术。
凭心而论,对于乔林这个新兵,张大彪还是很看好的。
在战场上,能凭着一支步枪干掉鬼子的四门山炮,还可以解释为枪法好。
但能凭着一把刺刀就跟十几个对拼玩白刃战,可就不光是身手好的问题了,胆量也是很重要的。
试问有几个人能在面对十几个小鬼子的时候,拎着刺刀就往上冲?
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要不是乔林先入为主提出要给团长当警卫员,他还真有心厚着脸皮去找团长要人。
这样的战士加以锻炼,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战场上大放光芒。
尤其是乔林用刺刀杀敌时的那股子狠辣劲,更是让张大彪有种发现了璞玉的欣喜。
他觉得同刺刀比起来,乔林应该更适合用大刀。
可欣赏归欣赏,并不代表他就能接受乔林成为他的老师,而且还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
虽然心有不满,但毕竟是团长下的命令,不去那可就是抗命了。
“集合,去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