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大宴(上)(1 / 2)

明变 余寿 2788 字 2023-08-01

六月二十四日,南京奉天殿。

一阵接着一阵的钟鼓齐鸣唤醒了整个南京。

此刻,奉天殿外的东西两配殿下,以及前檐下都设下了丹陛大乐,由司乐司和教坊司共同演奏中和韶乐当中的“元平之章”。

而在奉天殿内宽阔的明间内,则是搭起一个露台,由神乐观演奏乐舞。

这神乐观乃是太常寺当中负责乐舞的机构,而教坊司则是专掌朝会之乐的,至于那司乐司则是尚宫局当中掌管宫中女乐的。

当然这司乐司原本是空有建制没有人员的。

是朱载壡直接将内宦控制下的钟鼓司给撤掉了,并将钟鼓司的人员乐工全数合并在女官下属的司乐司当中,这才让司乐司能够发挥效力。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奉天殿前的巨大广场上,左右各设八个巨大无比的蓝布幕棚,每个棚下设着数张红漆大桌子。

每一张桌子上,毫无例外都摆着一坛子酒坛,坛口用黄泥覆盖,再以黄绸封盖,因此又被称为黄封酒。

这黄封酒原本是光禄寺专门酿造进奉,用来负责朝廷国事用酒的,类似于后世的国酒规格。

不过这南京的光禄寺,已经被朱载壡撤掉了,因此就改由女官下属的宴会署负责。

这新组建的宴会署,其下属有一个茶酒司,专门负责宴席上茶汤热酒的布置,但是也负责酿酒房和酒窖的管理,职责很是要紧。

而这一次作为国宴,又是招待有功的将士们,朱载壡很是看重,因此不单是黄封酒,南京内廷还拿出了一部分的法酒。

这法酒都是宫内的内宦酿造的,每一种都是酒中绝品。

那南京的内宦们一个个也确实是享受的主,酒窖当中美酒不尽其数。

因为内宦机构被撤掉之后,这些酒窖也照例被女官下属的尚宫局接管了,尚宫局掌管宫内的仓库。

如今摆出来供宴席之用的法酒,主要就是太禧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太禧白,酒如其名,其色洁白,澈底澄莹很像后世的白葡萄酒,当然也像后世的粮食蒸馏酒,喝起来,浓厚而不腻。

当然,朱载壡是喝不惯这一种,他之后宴席上喝的是另一种法酒,名叫金茎露,其酒色泽也是如同太禧白一般,宛如清泉,但是酒清而不冽,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这桌子上菜肴还没有上,只上了酒和一系列的进餐用具。

单单这一些就已经足够豪奢了,排场已经十足。

而这些乐舞和各式摆设都是为了今日的筵宴之日服务的。

这大军凯旋,按照惯例必须要大宴群臣,普天同庆一下。

只不过,这一次,朱载壡并没有邀请多少文官,只有南京兵部的官员,以及自己看重的一些人,诸如徐渭,高拱,郑晓等人,就连六部当中的堂上官,朱载壡也只邀请了兵部和户部的尚书。

剩下的就都是武人和士卒。

这是朱载壡有意为之的,思来想去,他还是不愿意让那些个没有出半点力的文官也去宴席上白吃白喝。

于是乎,直接亲自挑选能参与宴席的文官人选,满打满算下,最后能参与的文官不过三十几人。

说不好听的,朱载壡认为现在这些文官大半都是饭桶,来了也只是给新成立的宴会署增加负担,还不如专门服务军人。

那些个文人,呵呵——

现在大明朝的文人官员,大多醉生梦死,纵情欢乐,所谓风雅之士,就是依翠偎红,每日都写那小小金莲奉一杯的下流文字。

朱载壡很清晰地认识到,想要一个国家往前走,就必须抓紧三个点,其他的都是浮云。

第一个就是军权,第二个就是粮食,第三个就是教育。

这三个若是他朱载壡能够做好,那么哪怕那个些文人闹得再欢,也没有关系。

自古以来,只有在田里刨食的人造反成功,就没有文人和商人造反成功的例子。

随着钟声再次响起,奏乐声变得急促起来。

一群穿戴整齐的宫女开始手捧着点心盘,穿梭在数百张的桌子前。

这些宫女一共近百人,都是宴会署下属的蜜煎室,这蜜煎室就是负责的点心和蜜饯。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点心多种多样,有着宫内特产的木犀花饼,用木犀花和面制饼而成。

也有着枣泥馅山药糕,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藕粉桂糖糕等等,至于殿内的那几张桌子,那是地位更高的人,所以这些点心并没有摆上台面,而是换了丝窝虎眼糖、玉食糖、佛波罗蜜这三种。

除了这些用来吃的点心之后,每张桌子,无论殿内外,都摆着一盘用来看的点心。

不过这殿内外用来看的点心,差距也是有的。

殿外的叫做靠山桌面,所用的乃是荔枝,圆眼,枣,柿等平价的点心,每盘高二尺。

而那殿内的则是吃看大桌面,比起靠山桌面的规格要高上一级。

那供观赏的点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堆砌了,而是被雕塑成山川人物,并用彩绢装饰。

等到这一切摆设弄好之后,这日头已经移到半空之中,算算时间已经过了隅中。

也正在这一刻,低沉悠长的号角声响起,锣鼓声再次被敲响。

奉天门那两扇朱漆铜钉的实榻大门被四个宫正司的女官缓缓打开。

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士兵,他们都是走马溪海战的胜利者。

他们带着些许惶恐的神色,从奉天门外走了进来。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个小纸条,上面简单地交代了座次的分布,因此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他们便动作拘谨地坐在各自该坐的宴桌边上了。

而此刻,奉天殿内,随着鸣鞭声的接连响起,朱载壡也缓缓走入殿内。

此刻的他身着九章龙纹服,头戴九旒冕,双手更是执着一方白玉圭,通往宝座短短的一段路,朱载壡却是走得很是缓慢。

等到朱载壡落座之后,又是一声鸣鞭声响起。

殿内的两侧掖门打开,两队高级官员鱼贯而入。

一方是朱纨,卢镗,管懋光,傅应嘉等在走马溪海战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官。

另一方则是深受朱载壡信任的官员,诸如马芳,刘显,楼楠,丁邦彦,高拱,郑晓,徐渭等人。

朱载壡坐在宝座之上,双眼透过那珠帘望向殿外的广场,目光幽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响之后才开口道,“开宴吧。先给殿外的将士们上。”

“诺——”

几个技勇太监领了命,来到殿外,排成一排,齐声高喝道,“殿下令,殿外开宴!!”

这声音一落下,当即便从广场四周,各冒出一支传膳的队伍,她们都是宴会署厨司的宫女们,一个个两人一组,抬着食盒,快步前行,

食盒内的膳食自然都是从十五楼中现成拿来的。

一个个台盘司和排办司的宫女行走在桌子之间,揭开盒盖,将一碟碟菜肴摆放在桌上,在古代就从没有过下人端着盘子去上菜的,从古以来就没有。

而这上的头一道菜,必然是割烧鹅。

这大明一朝,无论坊间还是官方,最高规格的宴席都会用到三汤五割。

这三汤没有太多花头,无非就是其中的百宝攒汤,材料多了些,工艺繁杂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