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圈套重重(2 / 2)

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火!

有如此多可供燃烧的东西,火苗蹿的有三四丈高,几乎要和城楼齐平,这让高踞于城楼之上的人们也耐不住热浪而后退。挂在城楼上的几颗头颅不免受了牵连,本就瞧不出样貌,现在连头颅的轮廓都瞧不出来了。幸亏赫连绰提前估量了火势和风向,否则这么大的火,怕也会把城楼烧个透。

大火中还会不断地爆发出噼啪的脆响,令旁观者越发胆战心惊。

偶尔有人从大火中逃出来,浑身都燃烧着,一边跑一边哭喊,像刚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张牙舞爪,声嘶力竭。他们扑倒在地上,烧焦了的脸上、身上都淌着血。口中尽力呼喊着什么,许是想求别人救他,可谁又敢上去呢?那些好不容易逃出来的生命终于还是归于消散了。

饶是看惯了沙场惨状的谢迎天也头皮发麻,没了声响。

这样大的火势谁也没有办法扑灭,只能等它把所有可以吞噬的东西消灭殆尽,才能终止。谢迎天一众人等不到那个时候,他们怕了。所以隔着大火,谢迎天最后望了一眼挂在城楼上的头颅,洒泪离去。

谢迎天和赫连绰的初次交锋,以赫连绰的完全胜利告终。谢迎天损失兵将共计三千五百四十七人,折损战马五百二十匹,器械军备不可计数。全军陷入劫后余生的恐惧之中。

但赫连绰知道,这种恐惧和消沉都是暂时的。谢迎天有的是翻盘的机会。水军是他的底牌。

这也是京城中的人们最恐惧的事情。

虽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困守金陵城的人们并没有什么获胜的喜悦,因为他们都明白,谢迎天下一步的动作,必定是强攻占据长江天险的上元门和佛宁门。

谁能成为上元门和佛宁门的守将呢?谁能和谢迎天强大的水军抗衡呢?

赫连绰和武平川的答案是相同的——不知道。

且不要说他们,就是急得咳喘发作的司瑞,也没有答案。

那么,曾经驻守这两个城门的人是谁呢?

是两位声名赫赫的水军将领,一个叫晁垚,一个叫刘广翊。

他们人呢?

死了。死在了刑部大牢里。

晁垚和刘广翊都是谢迎天的人,其中刘广翊还是在英国公府长大的。他们镇守两个城门的年岁都不算短,只是由于去年灭狄之战,瑨国几乎倾尽人力物力,这些镇守城门的将领也各自领了任务,去地方调动兵马,准备随时支援。

和北狄对抗,必然要骑兵和步兵先上,但为了调动粮草和及时补充兵力,水军也没闲着。晁垚和刘广翊就分别去了南方调兵。虽说灭狄之战在去年年底以胜利结束,但百废待兴,所以那些外放的文臣武将,也没有及时返回京城。这也是司钺独自支撑偌大的金陵城累得几乎吐血的原因。

直到司卿大婚庆典来临之际,司瑞同意了谢迎天的提议,逐渐将外放的大臣们拔擢入京,这才给了两个水军将领回京述职的机会。只是时间仓促,他们尚未来得及在兵部的安排下上任,就在听说谢迎天谋反潜逃的消息之后,迎来了带他们入黄泉的兵马提督府的人。

然后他们被押往刑部大牢,再然后,自戕而亡,尸首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