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切断后方(2 / 2)

杨令武迟迟没能等到兵马返回,这才慌了神,尤其在听侦察兵哭着说派出的兵马“全军覆没”的时候,自知因为轻敌闯下大祸,贺州也懒得守了,仓皇南逃。

杨令武的突然离去,使贺州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原本贺州就士气低落,粮草急缺,因为滕普阳携援军头颅于城下叫战,更是慌张,很多驻守贺州的小将请求投降。

可滕普阳是个急脾气,没有给贺州将领其他考虑的时间。他派人快速填平了贺州城外的壕沟,将最强劲的弩箭搭设在贺州城门口。

贺州主将最终吓破了胆,开城投降。滕普阳轻松拿下贺州。

趁着这两天的功夫,杨令武好似多长了两条腿,已经到达郴州。滕普阳一路急追,且派传信兵晓谕附近城镇。滕普阳向各城镇的驻守将领写信说:“燕王殿下借云贵水军,攻城拔寨,势不可挡,力图扫平叛军、辅定朝纲,剿灭叛军,即在顷刻之间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胆敢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者,滕某定啖其肉、饮其血;有志匡扶社稷、建立功勋者,滕某与其共享天子恩德、万代敬仰!”

这些送出去的信有了很好的效果。

昭州刺史田景兴、桂州守备葛旗长表示归附朝廷,滕普阳派两名副将与其交接,不战而下两城。连州守备岑吕萌愚蠢地杀掉了滕普阳的信使,并将其头颅挂于城头。滕普阳亲自战连州,两日而克,杀岑吕萌祭旗。

正是由于这个行军道路的“拐弯”,让滕普阳暂时放下郴州,而腾出手来解决周边州县。如此“由易到难”“由四周向中央”,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策略。

如滕普阳设想的那样,随即,英州、雄州投诚。

郴州军马放眼一望,周围城池已经全部归于滕普阳,也有了投诚的心思,可杨令武虽知道无力守城,却坚决不投降,他连续派了六批人马向各地求援,尤其向谢迎天汇报战况。

滕普阳没有允许杨令武等来援军,或者说,在司钺、司谨言和滕普阳的努力下,根本就不会有援军的存在。

滕普阳对郴州发起了出兵以来最迅猛激烈的进攻。

在滕普阳连续三天的强攻和周边郡县的辅助进攻之下,郴州城中死伤无数,甚至其南城门轰然倒塌。杨令武趁乱带残兵逃跑,滕普阳率军进城。

剩下的事就有点滑稽了。杨令武的几个副将见大势已去,趁杨令武休息没有防备的时候,斩其头,交给滕普阳,换回了自己的性命。

郴州之战终于完全结束。

与此同时的是岳阳之战,而岳阳的兵马,是司钺亲自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