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外形是一个直径五个远游者大小的半球形,外围的结构是一圈扁长的触手,因为这些触手覆盖着甲壳,所以它们的作用是在需要的时候向内弯曲将基地内部包裹住,以此来保护基地内部的安全,同时也可以保证基地内部的水分不会流失,基地的内部则有着储存养分的区域和自身的养分循环系统还有一个用来构造兵种的区域,不过因为这个基地大小的原因,所以只能用来构造一些三个远游者大小左右的小兵种。”
“光芒逐渐的消失,这片区域也逐渐变得寂静,吾的观察者们仍在周围不断的巡逻,一段时间后,一阵阵细小的声音传出,基地的底部有着很多的感知系统,感受到这些震动,吾知道那是很多小型的生物在行动,大小应该也就比灯笼大一些,估计是一些畏光的生物,食物的来源则是蕨类与藓类。”
“随后吾的基地张开,在基地内一只有着两个远游者大小的飘浮着的灯笼缓缓飞了出来,下一刻明亮的光芒照射到周围,使得这区域内的环境变得像是白昼时一样,而周围那细小的声音也迅速的减少了,不过接下来光芒就弱了,所照射的区域也只是在基地所处的区域内……浪费养分?确实是有点,不过吾的生产者已经在海洋内占据了大量的区域,每个昼夜可获取的养分足以支持吾制造很多的兵种,不过吾现在还没有想到要制作什么兵种,所以暂时以有趣为主来制造兵种。”
“第二个昼夜,吾向着陆地的远方派出了一只名为蜻蜓艇的新兵种,同时这个兵种也被称为第六代探索者,不过因为构造的原因,所以蜻蜓艇的性能并没有超越巢,吾选择蜻蜓艇的原因是因为蜻蜓艇在不改造巢的情况下有着更好的行动能力……好像也就这个原因了,不过也可以再加一条,感觉挺有趣的。”
“蜻蜓艇的整体外形与蜻蜓细长的身体相似,体形则是有半个巢的长度,身体下端两侧的十只节肢腿非常的尖锐并且有着钩刺内部中空,头部有着同样很大的眼球,在身体的前端两侧还有着三对管状的前肢,这可以用来发射一些甲壳质构造而成的尖刺,口部则是九个可以发射溶球那类型的发射口,身体的后端还有一些喷气口可以用作加速,身体上端是四对翅翼,展开后有着蜻蜓艇身长的大小,身体中端的两侧还有着一些可以打开的出兵口,不过最多只能出一些两个远游者大小的兵种,内部还有着气囊以及其它所需要的器官。”
“随着蜻蜓艇以特定的频率拍动着翅翼,一下子,猛烈的风吹过周围,一些蕨类都被这大风吹断了,还有一些长的很小的节肢型生物都被吹了出来,它们拍动着翅翼也无法保持稳定的行动……刚刚发现的?不是,很早就发现了,不过因为它们太小,并且它们的翅翼也难以支持它们飞行,所以吾也没有在意它们。”
“过了一下,在蜻蜓艇体内的气囊内充满了较轻的气体后,吾的蜻蜓艇也正式的升空了,随后蜻蜓艇不断的向着远方移动,不过虽然蜻蜓艇的构造已经非常好了,但速度并没有特别快,也就只是在最快速度的情况比蜻蜓快上个那么一些,但养分消耗同样巨大,而且吾现在为蜻蜓艇可以持续加速移动还携带了大量的养分,所以速度也会因此被降低一些,不过终究还是好的,毕竟吾的内部养分循环系统可以让蜻蜓艇只要有足够的养分就可以不用因为加速行动而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