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整了一日,郑墨知道了当时一同去考试的五人里,自己、卓其华和安宏义都在一等榜上,另外两个,一个运气好些在第二等,另一个就没那么幸运,在第三等。
由于乡试只准许第一、二等的人去考,所以五人的队伍很遗憾的缺了一人。
剩下的几人只能打听别的上榜的考生的情况,卓其华找到了一位还没找到人担保的考生。
几人在茶楼雅间见的碰面,卓其华将人介绍给其他不认识的人。
此人其貌不扬,普通的长相,但身材看上去魁梧有力,“在下史云飞,荣登一等榜上,之前与我同行的几人都运气不好的落榜了……”
双方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对彼此都有了大概的了解,确认好同行的队伍后,大家各自回家收拾盘缠,等明天一起出发准备乡试。
晚上,王氏帮郑墨准备好路上用的盘缠,郑墨带了一张五十两面值的银票,又拿了大约十两的碎银子,王氏害怕郑墨在路上钱不够用,又给郑墨塞了一百两银子。
晚上临睡觉前,王氏又跟郑墨说了好一会儿话,“山高路长,这一路你要小心啊!银子这些应该够用,不要不舍得花………”
郑墨安静听着王氏的嘱咐,知道王氏对自己的离开很是不舍。
这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其他将要参加乡试的学子身上,不管父母多么忧心忡忡,都是要面对这道坎的。
第二天,王氏依依不舍的站在郑家大门口送别郑墨,郑墨紧紧拉着王氏的手,保证自己不会有事,卓家也差不多的情况。
马车已经在门口等了一阵子,昨天新认识的史云飞在马车上等着,郑墨虽然不舍,但也不能让别人继续等着,便与王氏做了最后的告别。
郑墨这次离开,要走许久的路,为了安全考虑,郑墨带上了之前帮助过的李大海,李大海虽然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情,但是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在郑家当长工那么久以来,一直都老老实实,勤勤恳恳。
郑墨这次带上李大海也是看中了这方面,另一方面是李大海身体健壮,起码比郑墨看上去不好惹。
郑墨跟王氏告别完,李大海拿着盘缠,二人离开郑家。
刚坐上马车,卓其华也过来了,卓其华眼眶微红,看上去哭过,郑墨知道卓其华是离家不舍,尤其是卓其华年纪不大,郑墨便安慰了几句。
看着马车缓缓离开,王氏在郑墨面前强忍着没哭,现在却忍不住流泪,流云过去安慰王氏,“夫人,您别哭了,少爷知道了会心疼的,再说少爷只是去乡试………”
……
马车上现在就三个人,现在郑墨几人要去接剩下两人,接到二人后,就可以出城离开。
最后接的人是安宏义,安宏义家离城门比较近,便安排在了最后接。
几人集合见面后,马车夫赶着马车从城门离开钱塘。
马车上五人掏钱合租,一共租了两辆,一辆是郑墨几人,一辆给几人带的下人。
卓其华带了小伍,史云飞带了俩下人,安宏义和张名山家底薄,就带了盘缠,没带下人。
几人中,史云飞家庭比较特殊些,史云飞祖上有当过大官的人,现在家里虽然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几人要去会稽郡参加乡试,钱塘离会稽郡不算远,大约十天便能到,早点出发路上也不用那么着急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