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8 凡所宜有之书O(2 / 2)

一笑,八面来风唯肝胆,万来青光刺普照;

长枪一动破阴阳,但愿吾等此身葬故乡;

噬天,吾同青龙万山封禅,万众跪拜迎侯王将。

顾日夕,英雄古迹兮历碑,掸灭天界反噬黑,还看今朝!

这首词的作者是刘作勇,但大多数时候这个名讳可不能直呼,相比较起来,他的另外一个称呼,更家喻户晓——“华高祖”。《开华名人传》上就写道,刘作勇是杰出的政治家、高超的战略家、伟大的诗人和当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太祖。刘作勇的祖父是前朝的异姓王,刘作勇出生的年代,还属于是孤星初期。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割据势力彼此攻伐。但正是这一片混乱,孕育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理念,它们统称——“新学”。在黑暗的土壤中,新生的新学得到了发展。刘作勇的父亲看得就很清楚,尽管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这些“离经叛道”的学问,但他坚持送刘作勇去学习新学。虽然刘作勇学成之后并没能取得什么学术上的造诣,但他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思想,还结识了许多具有相同志向的同学,这些友谊成为了他日后的坚实基础。再后来,亲眼目睹了国破家亡的刘作勇决定发动革命,在一大批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下,经过了多年的周旋,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后来就是孤星中期,一时的扰动终于结束,但多年的战乱摧毁了脆弱的民生。其时,四方凋敝,各业百废待兴,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仓廪府库空空如也。为了初步恢复残破的小农经济,稳定局势,刘作勇决定整合前朝的力量,成立一个中央政权。

等到建国的前夕,刘作勇和众人讨论相关事宜,但他们对新国家究竟叫一个什么名字捉摸不定。于是,刘作勇便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书剑仙,书剑仙一口气起了四个名字备选,它们分别是“长城”“红旗”“飞鸽”和“中华”。其中,刘作勇觉得“中华”这个名字听着很响亮,就拿走了,然后用它创造了一个国家。后来,剩下的那三个名字中,雉尾生要走了“飞鸽”,商卿要走了“红旗”,再加上书剑仙自己留下的“长城”,它们分别对应了三个组织。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叶南秋放下手头这本《古代逸闻轶事选》,从书架上又抽出来一本《民间野史4》。这本书上就记载了很多“正史”里面没有的东西,比方说华朝最早实行的其实是“君主立宪制”。在这个制度的正确引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华朝初期也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一度迎来了治世局面。可惜不过两代,“华武帝”就设法架空了内阁,复辟了帝制。又换了十几代皇帝,到“华中宗”时,宋商之女周慈被选入了后宫,然后她通过运作使自己成为了皇后。这位周皇后迅速把控了朝政,等华中宗驾崩后,新帝年幼,她就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随着周太后逐步的清除了反对的声音,她皇权在握,先后废掉了两任皇帝。紧接着,周慈就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华”,并且给自己更名为“慈”。

为了证明其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对各地进行绝对的统治,周慈认刘姓为祖宗,追认刘作勇为“华高祖”。接着,她连修十余道法度,立自己的长女为太子。自此刘氏彻底绝祀,周氏在形式上取得了皇室的合法地位,这就是著名的“代周替华”。

周慈就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女帝,正史里野心磅礴的“华仁宗”。没有人知道她最开始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怎么一步步爬上皇帝宝座的,一切过往都只有书中的只言片语来诉说。只能说,这是时代的浪潮中,一次关键的“推波助澜”罢了。后世对她褒贬不一,虽然她在位期间,华朝的国力大大增强,获得了中兴,但她也开了女人做皇帝的先河。一直到现在,共延续了四代女皇,历史学家遂称现在为——“女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