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远拿着信,心疼得手直抖。
南宫夜走之前和他说过,带着苏红去洛州生产,是为了看能不能在下毒的人手上找到解药。
那毒,就那样没有了!
只因为苏红怀了孩子就没有了,连纪神医都解释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所以,大家都担心着,要不是孩子有问题,要不就是生了孩子后,苏红会有问题。
南宫夜想赌一下,看看去到那边,找到下毒的人,虽说都说这毒没有解药的,但万一有呢?
所以,他们走,是带着希望走的。也为了那点希望,原本想跟着去的谢知远自愿留下来照顾着南宫煜和朝堂里的事。
只为了让南宫夜省心一些,更仔细的照顾着苏红。
可是从传回来的消息,都是说纪神医也说苏红没问题,且,现在还能胎动,说明不是死胎。
可是,苏红特意给母亲写这封信,却是在托孤啊!
这说明什么,说明苏红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有问题了?
仔细问过送信的人,送信的人也只是远远的看过护国夫人,只是说护国夫人看上去瘦了些,但肚子更大了。
更大了,自然应该是更大,孩子月份更大了呀,但说她瘦了。离开时是觉得她比成亲时瘦了,但只认为是怀上了孩子后,或是说中了毒后,那段时间把身体拖垮了。
谢师母哭罢,在女儿的劝导下,马上提笔想给苏红回信,但提笔却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对。
孩子出了问题这事,谁也没办法啊。都在等结果。
谢雨虹擦擦眼泪后说道:
“娘,你就不用给红姨回信了,她这信也不期望着你回,也说了,让你不要担心太多。她只是做个预备的交待罢了。”
谢知远没说话,只是把信再交回给母亲,自己出去了。
最近晋王有些异动。他要先把这事处理好。
还有苏红搞的农产品的推广种植,在齐书之和周先生的大力推行下,现在全大兴的百姓赏到了第一批收获的喜悦,家家都有了点儿余粮。
因为上次鼓励过大家,有了余粮就卖给四方粮站。四方粮站是有多少收多少的。
这样,百姓用多出来的粮食换成了钱,用钱再去买别的东西,而四方粮站把买下来的粮又分成三部分,
一是用来给救助站的食用,一是各地都建起了赈灾粮仓,这是大兴重新建起来的赈灾粮仓,各县建了一个,且,这个粮仓由慈善总会的人管理,只用于赈灾用,如每年没有灾,那就用新粮转旧粮,转出来的旧粮,用做军粮。
而今年收起来的新粮的一半,都先保证军粮。
因为苏红这边现在拿不出来粮食了,军粮这一块,一直是四方粮库在支持着,好在这一批新粮出来了,老天爷也给力,今年风调雨顺。
现在大家就等着今年种下去的新的稻种的收获,而各地传回来的消息,各地收割前的测量,都比原来的稻种翻倍,所以,只要在收割前没问题,那这一批稻谷又会丰收。
只是,有两个地方出现了有人私下找百姓订粮的事。
被下乡去查收水渠的人发现了,觉得此事有异,马上报给了谢知远这边。
谢太傅与几位留守在京中的大人商量后,直接出了一个告示,凡是发现有百姓私下高价卖粮给不是四方粮站的,那明年的稻种就不发给这个村。
这就让各村的人开始自我监督了起来,谁家要是成了这颗老鼠屎,那一定会被全村的人攻击的。
而另一边,齐国公的人和顾侯爷的人也开始下乡巡查,要找出到乡下去私下买粮的人。
结果,还真给顾侯爷找到了。此人也不是做粮食店的老板,就一个地方上的小财主,家里有点商铺,也有些田产。
他自言买粮只是为了待来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自己要卖粮食,要开一个粮铺。
但这个话谁信?
因为他许诺给百姓的价格,可高出平常价格的三成。这们的价格能吸引百姓卖粮,但他这么贵买进,什么价卖出?
而且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玉米丰收,稻谷眼看着也会丰收,提前种了小麦种的那一批人的小麦也是丰收了的。
来年就算是到了青黄不接,也只有少数人家会缺粮,或是说都不会缺粮。他高价卖给谁呢?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这位小财主的女儿,现在是晋王的一个小妾。
谢知远知道了这个结果,直接告诉顾侯爷,让他的人从晋王内部查。一是查看他借用这些小妾的娘家都干了些什么事。
二是要查出来,他买粮,是要干什么。
造反这东西怎么说的:筑高墙广存粮缓称王。
他手里没有四方粮库,也没有苏红这样能随时调出粮来的人,想要造反,只有先屯粮。
而之前这些年,老百姓都没有吃的,哪有粮卖给你屯?他可能是眼见今年有丰收了,所以就让下面的人悄悄在下面做这种小动作,一个财主给屯上万斤粮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