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九章抓狂的崇祯东昌府,府衙。
知府蒋仁玺、平山卫卫指挥使邵坤、东昌卫卫指挥使潘鼎三人聚集在一起,人人神色凝重。
蒋仁玺神色凝重道:
临清州是东昌府下辖的州城,临清州被白莲教的贼人攻占,他也有失土之职,一旦朝廷问罪下来,不仅他这身官皮不保,大概率还得有牢狱之灾。
听到蒋仁玺的话,潘鼎皱眉,虽然蒋仁玺明面上是在问他们,但是话里却隐隐有让他们带兵去平叛的意思。
见潘鼎的脸色不对,蒋仁玺连忙说道,对于他来说,临清州丢了有失土之职,但是区区一些白莲教的贼人,想要夺回临清州并不是什么大难事,只要不闹得太大,朝廷也不会就直接问罪,就算问罪也不会太重。
他唯一担心的是漕粮出事,临清州有四五十万石漕粮,若是漕粮有失,他不但官皮难保,小命也同样难保。
闻言,潘鼎摇了摇头,虽然他是东昌卫的卫指挥使,但是卫指挥使只有练兵之权,没有调兵之权,想要调兵,那就得有上级的调令,没有的话,擅自调兵就是死罪。
当然了,这是开国之初的律法,现在五军都督府是摆设,各都指挥使司也差不多,实际的调兵权在兵部手中,这就让地方官员有了操作的空间,他若是调兵去临清州平叛也不是不行,只要上下沟通好,说是贼兵进犯府城,那么他出兵御贼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这事又不是他的职责范围,朝廷就算要追究,那也追究不到他头上,擅自调兵,打胜仗了,功劳不大,甚至可能还要被问责,打败仗了更惨,轻则死在临清州,重则死了还要被问责,累及家人,他脑子进水了才会趟浑水。
听到潘鼎的推脱,蒋仁玺只能暗自咬牙,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自从徐鸿儒他们大闹了一场后,朝廷就让各地衙门对白莲教严加防范,现在闹到一个州城被白莲教的人攻占,他这个知府难辞其咎。
闻言,潘鼎拱手道。
……
济南府,锦衣卫衙门。
千户阁楼,苏浩打坐修行内功,一旁的桌子上,一号和二号本命纸人翻看着公文,这是他最近才开发出来的本命纸人新用法。…
自占据了济南府后,他每天需要处理的公务比原先多了数十倍,光是处理这些事情,便占了他大部分时间,让他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修炼。
于是后来他便尝试着让两具本命纸人去看公文,两具本命纸人和他心意相通,再加上分神化念这门秘术的一心多用,所以现在他基本上不用浪费时间在处理公务上了,而这个办法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耗费法力。
不过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只要不是大战,这种轻微的法力消耗已经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了。
这时,丁紫陌匆匆上来道:
思索了一下后,苏浩沉声道:
想要扛住朝廷的围剿,除了兵马外,最重要就是粮食,济南府内有无数泉眼,不用怕被断水,只要粮食有保证,别说守一年,守十年都不在话下,守城永远比攻城更占便宜,济南府城城墙高大,想要攻打济南城,朝廷至少要数倍的兵马才行。
闻言,丁紫陌点头应道。
苏浩接着问道,其它的事情都是小事,征兵才是最重要的,能够扛住朝廷的围剿多久,就看他能征到多少兵马了。
丁紫陌道:
苏浩皱眉道:
虽说济南府这边的消息还在封锁中,但是唐祥金他们拿下德州和临清州的消息肯定封锁不了多久,现在说不定京城那边已经知道。
朝廷调集大军需要大量的时间,可调集三两个卫的兵力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顶多一个月的时间,唐祥金他们就会迎来第一批兵马围剿,而一个月的时间,最多运走三四十万石漕粮。
如果能够扛住第一批兵马围剿,那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将剩余的漕粮运回来。
思索了一下后,
说实在的,苏浩开出的征兵条件太好了,那已经是秀才老爷才能拥有的待遇了,银子也就算了,入伍就能有两亩地,还可免三人徭役,十亩地的地税,这个是所有百姓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
苏浩点了点头道:
想要守住济南府,除了士卒之外,还得小心城里那些豪门世家,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那些豪门世家已经被朝廷惯坏了,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而且贪婪无度。
他要拉拢民心,肯定要减税、减徭役、减募捐,而要造反,少不了大量的钱财、粮食,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剥削百姓的话,那剥削谁就不言而喻了。
现在他搜刮了德王府以及童家等家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短时间内还能支撑得住,一旦时间久了,他早晚会对那些豪门动手,这个道理,那些豪门世家更是心知肚明。
那些人的家族传承少说都在百年以上,见多了各种白莲教造反的事情,所以他们打心底都是排斥白莲教的,一旦朝廷久攻不下济南城,肯定会想办法拉拢城中的豪门世家,让他们从城内打开城门。
至于之前砍了德王世子一刀的事情,有的时候,这种事情是可以轻易揭过,只是看朝廷放不放得下这个面子罢了。
听到苏浩的话,丁紫陌严肃地点了点头。
随着大量人员离开府城,济南府中发生的变故也逐渐传播开来,一时间,济南府周边的府县瞬间乱了套,无数快马朝着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