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开始感到明显的饥饿了,包括肚子真的会咕咕叫这个事实(有谁研究过为什么嘛?)。
那么……中午吃什么好呢?
不对,应该是下午。
管他呢,去吃就完事了。
我在背包里放上了《人格心理学》这本课本,打算在午饭后去教室里或者图书馆自习自习。
我尝试一下那种实时直播式自习方式,就是一边看书一边思考,把我的每一个疑问和自以为是的回答全部写在学习笔记里……
不,不应该叫做学习笔记,应该说是,学习报告。
我还没尝试过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决定了!待会一定要这么试一下。
为什么我没有尝试过,真正成为一名研究人格存在状态与可能性的心理学理论家?
难道没有进行系统性学习的存在就没有资格成为一名思想者吗?不是这样的,思想者与学习者并不存在一个严格的先后顺序。
思考与学习应该是互相支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思考产生疑惑,疑惑需要解答,学习获取知识,知识形成真理,真理解答疑惑,真理需要实践,实践遇到不足,不足产生思考,由此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
一位智慧的学者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理论的根本逻辑非常严谨,同时完善了对真理的根本定义,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无法被实践证明的知识只能算作伪科学中的歪理,这是当代学术界客观存在的逻辑共识。
填鸭式应试教育下,为什么存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我个人认为,因为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无法用在生活的实践中,无法对这些知识所回答的问题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
他们不知道这些知识为什么要存在,为什么要记住,为什么古诗词一定要背下来,为什么文言文一定要翻译,为什么我们要考英语(我现在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解析几何……
(尤其是没有接受过大学以上高等教育的)家长们不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知道: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幸福”生活,他们只知道这些,他们没法回答本质原因,他们根本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说出那一句让所有孩子们憎恨原生家庭的千古名句:
【这都是为了你好,你长大后自然就知道了。】
为了我好?
长大知道?
群氓的愚昧性会让他们强迫自己的孩子变成他们自己的形状,从行为上,到思想上。
他们根本不会认为,一个刚上小学初中的孩子就能够思考社会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在我初二的那一年,我在阅读大刘早年短篇《赡养人类》的时候,被其中一句真理给震撼到了:
【教育的本质,就是社会阶级流通的渠道。这是一条从上到下连通整个社会的管道,所有人被允许在里面自由上下,唯一的标准取决于知获取的知识量。】
【当教育这条管道被截断的时候,社会财富就已经完全固化了,并且向着越来越极端的方向倾斜,直到最后,整个星球上的99%财富由一个人所持有,那个人就是文明的“终产者”。】
教育是阶级流通的唯一渠道。
这个观念,或许只限于在《赡养人类》的小说世界观中存在,但在现实世界中,这句话就不对吗?
至少,讲对了一点,教育是阶级流通的渠道。
而且,在我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里,教育的中考和高考,尤其是高考,这是所有同胞在一生中站在同一条完全平等、无法暗箱操作的平台上,仅仅依靠自己成年前的6年中学教育中,证明自身的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足够改变命运的最公平机会。
真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教育公平上,要比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公平太多太多了。
但是啊……没有人告诉过孩子们这些真理啊。
他们不能理解,不能思考,不能自发产生疑问,在没有自主动力的前提下,如果还遇不到一个好老师,他们又怎样能够凭着自己的意志力来学习一大堆和生活完全不相关的、繁杂又无用的知识呢?
但……我们又真的有资格责备教育体制的不够好么?
没有。
因为在这些层面上,大人物的思考要比我们这些普通大学生复杂多了。
说一个根本上的问题:高达15亿人口基数的我国社会,假设存在20%的义务教育阶段儿童,那就是两千万到三千万。
我们该如何保证三千万学子的教育公平?
我们该如何保证,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和生来就住在汤呈一品的二代金娃娃,同样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如果是在西方国家,不可能,完全不可能,中产阶级的剧烈膨胀意味着这个社会已经完完全全抛弃了那部分生来就在地狱厨房里“天生坏种”的小部分存在了。
但是我们不一样。
义务教育和应试教育,是我们的大人物们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得出来的最优解。
这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人,太多了……
我没有资格评判应试教育,因为我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在墨雄和玛利亚的全力支持,和我自己从小也不算很笨的基础上,我
才有可能考上西大附中这所私立初中和宁南二中这所重点高中。
我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规则下的既得利益者,我本身的发言存在幸存者偏差,因此我没有资格评判应试教育。
但我们真的不能讨论它的不足和副作用吗?
我相信是可以的,或者说,现实世界的文字犭还没有恐怖到这种程度。
当我们愿意打愿意骂,愿意指出一个系统性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时候,那是因为我们都希望这个系统性存在能够做得更好,我们希望它越来越好,有错就改。
可是,当一个存在不愿意听到一丁点不认同的批判声音,连最基础的辩证解读都不允许存在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讳疾妒医,那可真是无药可救了,笑而不语地看着这一切在尘土间灰飞烟灭吧,笑着等待更好的存在取代它吧。
我已经非常注意这篇日记的措辞和描述了,如果在发布出去后,还是会【不可描述】的话,我就用【不可描述】填充满整篇文章的【不可描述】部分,让这篇理性辩证思考的探讨完全变成克苏鲁风味浓郁的《调查员失智日记》。
所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魔幻。
我好像记得,当初我定位投稿这本日记的时候,分类好像是【现实短篇】主题?
网文还看现实主义题材的,几乎不存在(反正我就不这样),没有读者,没有观众,基本上都是作者在自娱自乐、孤芳自赏。
刚好也乐得我清闲不恼。
这里没有观众,没有读者,那对于一本不怎么见得光的日记来说,这里就是最理想的阿瓦隆。
我会悄悄把这本日记分享给那些我愿意展露心声的友好存在,比如炎皇铠甲勇士,比如玖辰这个亡灵法师,比如……我未来的初恋。
我也有想过,要不要把我的日记分享给我的导师啊什么的……
但是我没有导师(才大二在乱想什么呢)。
也就这样吧,也就那样吧,反正我就这样写了,后面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管了,我也管不着了。
让时间来评判一切吧。
现在是三点四十八,还有十二分钟我就要开始班委竞选了,趁现在还有点点时间,好好看看想想我的演讲内容是啥。
(笑死,根本没有存稿,全是即兴演讲。)
那就先这样吧,暂时停止日记记录,今晚我估计会开启【一周五】的学习笔记报告了,就专门针对我最喜欢的人格心理学进行一波详细的探讨与思考。
不过还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课时作业什么的……要认真完成啊!
(祝我好运~)
吔噫!
玩够了!
睡觉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