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文官为首的这伙人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所以朱雄英才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以户部的名义获得一成的股份,但每年所得的钱财又要从中取出一部分交给工部。
这样一来的话大家都得到了好处,谁都没有落下,按理来说应该是皆大欢喜才对。
“这帮家伙总算是有所行动了,我还真以为他们能够继续忍下去。”听了宋诗瑶的话之后,朱雄英才点了点头。
想要成立江南商会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给予他们的权利肯定没有皇家商会的大。
并且他不能这么轻易的就答应这帮人的请求,否则所有人都觉得他软弱可欺。
身为一个皇太子,自然是不能够被自己的这些属下牵着鼻子走。
“雄英这也有些过分了吧,直接一下子就拿出了一千五百万两百银,这笔钱如果用在户部,足以弥补不少的亏空了。”
看了这些奏折之后,朱元璋就让那几位先生提一下意见,徐辉祖开口说着。
他们这些勋贵当然是支持朱雄英的,可是在皇帝面前,又要表现出一副自己跟皇太孙相反的意见。
“我倒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毕竟这笔钱也是太孙殿下自己拿出来的,若是真的如同太孙所说,能够极大的减少运输的压力,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利。”
夏元吉反而支持者朱雄英,毕竟他们户部都已经跟皇太孙站在了一起。
如果不能够成功的话,那户部投入的这些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随他折腾去吧,出了什么事,还有朕呢。”朱元璋倒也不再去理会,反正自己的孙子想要做什么,必定是有他的原因。
“修建一条铁路?”这还是文官们第一次听说了这个词。
但一想到这件事情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就随他而去了。
“真没想到这一次居然会这么的顺利,不过那些文官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已经筹建了江南商会,并且他们还想着从太孙妃那里下手。”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几位勋贵都觉得有些麻烦。
一旦真的让文官集团成功了,很明显就要与他们进行竞争。
勋贵们现在赚的钱完全就是因为垄断了部分货物,一旦陷入了两方之间的竞争之后,所能够赚取的钱就会大幅度的减少了。
“照我说干脆就不批!只要殿下不同意,我看他们能怎么着。”常升站起来说道。
他只不过是长家的二儿子,按照惯例来说,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爵位的。
可现在他的日子过的比谁都要好,就是因为跟着皇太孙,在商会之中也谋得了一个职位。
他所赚取到的银两已经足够他滋润的过下半辈子的生活了,在商会还没有筹集起来的时候,谁都没曾想到居然能赚到这么多的钱。
尽管这帮子武将也不喜欢这位太孙妃,但这位太孙妃做的可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要求朱雄英去废了自己的正宫吧?这样一来岂不是直接打了朱元璋的脸吗?
“殿下,现在所做的事情,已经不是我们能够想清楚的了。另外还有,或许过段日子殿下就不在京城之中了。”
蓝玉坐在中间稳当的说着,冬天即将要过去,边境恐怕又有战火纷争。
如果不迅速的去处置好这件事情,那最终会给大明带来很大的影响。
只可惜现在大明根本就没有增加多少的赋税,尽管他们商会确实是赚了不少的银子。
但这些钱又不会进入国库之中,朝廷同样不可能接着从他们这里拿钱。
朱元璋看着自己书桌上的那几条建议,陷入了沉思之中。
许观给他上书的这几条建议很不错,但执行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开放边疆贸易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明赚取到大量的利润,可这样一来同样也为大明带来了隐患。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茶马贸易能够取赚到很多的钱财,并且能够交换到最优质的军马。
可是朱元璋能够让所有的百姓都去种植茶叶吗?这很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大明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是百姓能够吃饱饭,其次才是考虑去赚钱的事情。
原本朱元璋也曾考虑过增发大明宝钞,但听过了朱雄英的一阵讲解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东西绝对不能够轻易的去发行。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钱多了,那钱就不值钱了。
所以朱雄英给的一个建议就是,重新丈量全国的土地,鱼鳞册已经过时了。
并且按照朱雄英所给出来的说法,不可能只丈量一次土地就能够永世无忧,必须要每隔十年就重新的量一次。